

听了bang bang
这首曲子很久,才决定看《KILL BILL》.
我一向不太能接受血腥暴力的东西,所以即使昆汀大神这么有名的片子,我也是抗拒了很久才愿意尝试去看看。pinkwood家里的小公寓里有成套的古典音乐碟和电影原声带,那时候找来《KILL
BILL》的原声大碟完整地听了几遍,感觉很带劲。
很熟悉的那曲《the lonely
shepherd》,舒缓悠扬的排箫曲调被无数次用在广告、电影、电视里,昆汀会把这种曲子用在片子里,的确匪夷所思,朋友说,昆汀的片子就这样,大杂碎,一盆毛血旺。看完想想,这比喻还真贴切。
念书时代看《燃情岁月》,一曲《the
ludlows》,也是反反复复听了很多年,消沉如冰雪消融的电影配乐,一闭眼就能想起催斯汀那痛苦失落的身影和苏珊平静忧伤的眼神。永远真的是太远了,等待过,可是,心已碎裂成灰,难以辨认。


影片中表现O-Ren
Ishii童年悲剧的时候,居然用的是动画手段,晃动的镜头、粗糙的线条、凌厉的动作,都让我看的眼晕。不过这段音乐美极了,混合了口琴和人声的曲调,缓慢铺陈、画面感极强。本该出现在残阳如雪、黄沙漫天、高手对决的沙漠,此时却是在映衬玉莲鲜血淋淋的童年以及浴血复仇的场景,实在让人感觉诡异、残忍。事后查阅了一下,叫《The Grand Duel》,反反复复听了很多遍。
“青叶屋”那么血腥砍人的镜头,人就跟冬瓜一下,被左削一下右砍一刀,人肉翻飞,也不晓得导演用了多少番茄酱和血浆,的确刺激,忍不住跟小西讨论了下,女人这么能砍,以一挡百,实在太帅。跟古龙小说里的剑客对决一样,快意恩仇才是江湖,非黑即白,杀人偿命。女主角一边在地上翻滚,一边挥动双剑看腿切瓜的镜头,配上《nobody but me》,让人印象深刻。
今天无意中听到MP3里的《BANGBANG》这首曲子,忽然想起过往的种种。一首曲子、一句话、一个场景、一个念头,人总是容易因为这些细碎的种种,勾起回忆的线索。
周五的下午,忽然伤感至极。
有些人、有些事,也许,再也回不去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