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记得哪一种味道-气味图书馆,栀子花香

标签:
气味图书馆栀子花 |
分类: 梳妆台 |
海滩绽放的烟火有味道吗?笨重的木头衣橱有味道吗?雨后的泥土或者山中的竹林,有味道吗?
气味是如此私人的喜好,浓烈芬芳、清淡甜美,一如悠长的记忆一般不能割舍。无声的世界里,失眠的午夜里,细细嗅来,仿佛何年何月何事何人,清晰如昨。
童年的香味,是江南长大的女子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栀子花。用清水罐子或者白瓷碗盛放的栀子花,用细细的红线缠绕在一起,小小的白色花朵没有过分的妖娆,也没有骄傲的姿态,一如江南女子的温婉恬静,不惊不咋,可那香气却若有若无,塞满整个屋子的空气。淡淡的幽香在缠绵的烟雨中回旋,像一个醒不过来的梦境。
北京几年,已经很少能闻到栀子花的香气。大概北方的干燥气候和偏碱水质不能让这种花朵顺利生长。记得小时候在南方,从初春到盛夏,家家户户都在阳台上拿个盆子种养这种花朵,走街串巷的溜达,便闻得满鼻芬芳,更有老人小孩拿几朵小花别在发髻之上,倒也有种朴素的美感。栀子花多在夜里开放,也许是沾了月亮的灵气,所以香气格外清雅。
气味图书馆,DEMETER,创立人是美国的两个大男生,他们拥有一座收集了800多种香味的香味图书馆。这座图书馆,卖的不是书本,是气味。帮助别人找回遗忘的嗅觉记忆,这种灵感真是天马行空。比如“海滩烟火”是不是可以让你想起某一夜难忘的露营?比如“香草冰激凌”,是不是让你在冬日的暖阳下都能时刻感受到那份夏日的甜腻奶香?
而我,选了这瓶栀子花,Gardenia。离开北京前,Y送我的纪念。
已经是入秋的季节,阳光不甚浓烈,每日上班的步行途中,抬头眯眯眼就能望见还算开阔的天空。周身环绕着这种熟悉的气味,更让人多了分内心的自足感,提醒自己目前的一切都很好,很好。
艺术的创作延伸,从来都没有规矩可言。安妮宝贝的《月》,是文字和音乐的情节流转,《大海》、《敦煌》一直是我在旅途中最爱听的曲子之一;而气味图书馆,也和田原的《一豆七蔻》有过一次暧昧的交汇。从13岁到19岁,7个不同的故事,印证了一个女孩成长过程中内心挣扎最为剧烈的7年。7种味道,7种情绪的表达。
很遗憾,因为是限量版出版,没能收藏,网上看到田原的照片,仍然是一如过往的文艺范。文字和气味的相互拉扯,让这样一个幻想的故事更显得意味悠长。虽然我已经过了20岁的年纪,可现在再看到这样的故事,仍然是愿意被感动的。
借用该书的宣传语。
原来栀子花,代表是离开和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