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
(2010-05-31 17:57:14)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育技术 |
“经验之塔”将教学活动中的经验称为学习的途径,其理论要点可以归结为:1、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越抽象,各种教学活动可以按照经验的具体—抽象程度排成一个序列;2、教学活动应该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进入抽象经验;3、在学校教育中使用各种教学媒体可以使各种教学活动更为具体,也能为抽象概括创造条件;4、视听教材和视听经验比上层的言语和视觉符号更具体,更形象,能有效突破教学信息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只有在积累了一定的具体经验后,才能有效地参与更复杂的、更抽象的教学活动。
在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中,将人一生中所获取的各种经验进行了细致的分类。首先,戴尔将人的经验分成了三大类:直接的经验(做的经验)、间接的经验(替代的经验)、抽象的经验(符号的经验)。其中直接的经验位于经验之塔的底层,表示直接的经验是上面两大类经验的基础,人的学习过程总是从最底层的做的经验开始,然后不断上升到最顶层的抽象的经验。而抽象的经验获得比较困难,人们在学习的时候需要具备足够的学习和认知能力,但是上升到抽象的经验是学习的必然目的。
完整的戴尔经验之塔一共包含了三大类十个层次。最底层为做的经验,而最顶层为语言符号的经验,中间包含了参观、访问、幻灯、电影等层次。
|
抽象的经验 |
语言符号 视觉符号 |
|
间接的经验 |
广播、录音、照片、幻灯 电影 电视 参观展览 见习、旅行 观摩示范 |
|
直接的经验 |
参与活动(演戏、表演) 设计的经验(理解) 有目的的直接经验(做) |
前一篇:[转载]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习题二
后一篇:教育技术学导论 考试试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