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质“乾隆通宝”花钱

(2009-10-15 21:23:42)
标签:

耨云堂

杂谈

金质乾隆通宝

金质花钱

分类: 冶山拾得

金质“乾隆通宝”花钱

中国历史上的货币为圆形方孔制钱,它始于秦代的统一货币“半两”,历代沿用,止于清季,这就是被戏称为“孔方兄”、“阿堵物”的古代流通货币,皆铜铸,偶有铁质,同时还有一类币形的非流通物,多为吉祥、蜜戏、搏弈、厌胜(避邪)等语,称之为“花钱”。

“花钱”材质亦多为铜铸,亦有金,银,铁,牙,陶竹之类,其中以金银为贵重,我藏此“乾隆通宝”花钱为金质,大小形同流通货币的小平钱,直径2.3厘米,较薄,重2.9克,纯手工打制,正面楷体“乾隆通宝”四字,背“宝泉”二字满文,并钤“天成”、“足赤”二印鉴,标识出银楼字号及含金量,经测试其纯度金为今24k金,即古称的“足金”、“赤金”、“足赤”,该花钱作工极为精致,除字迹点划精当外,底子的处理尤为细腻,乳钉纹饰排列整齐,一丝不苟,肉眼几乎难以分辨,堪称为鬼斧神工。

经我考证,这件花钱作品制作于清代中后期的镇江天成银号,已有100多年了,应该由当时的达官贵人定制,是贵重的礼品或纪念品,因为此类作品在流传过程中,为避前嫌或是销赃,容易被拥有者熔化掉,故而传世极难,在今天的古钱币交易中,金质钱币多为空缺,曾试着在网络上查询,只见到两次拍卖记录,工艺远不及此,又加上人们“拜金主义”的思维倾向,及“乾隆”二字本身的吉祥寓意,使得这件“俗物”备受朋友们的推崇。

这是我10年前不惜重金,以当时金价的5倍,从长清一农民手中购得,据说是出土,当时尚有19克金钗一枚,因毫无工艺性可言,故弃彼取此,至今藏耨云堂家中。

金质“乾隆通宝”花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云经
后一篇:草木悲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