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高尔夫感觉
(2009-11-26 14:24:40)
标签:
《国际高尔夫》高尔夫体育18洞 |
分类: 高尔夫的那些事儿 |
A
打高尔夫球其实并不贵,打18洞一场球大概400元左右,也就是吃顿饭的钱,比酒吧夜总会更是便宜多了。你可以享受4小时左右的阳光和草地,而且球场地理位置,环境一般都很好,可以边散步边欣赏美景,挥杆的运动量也适中,很少有运动伤害,即使到80岁依然可以下场。还可以结交层次相对高的朋友。无论是从健康或地位来讲,这个投资都是很值得的。
高尔夫是很讲究礼仪和诚信的,无论练球,下场或比赛都应该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和秩序,更应该顾及其他人的感受。比如说别人击球或推杆你不能出声,轮到你击球不要电话等拖延大家时间等等。球品如人品,你的诚信和涵养很可能赢得大家的尊敬,给你的生活或工作带来极大的益处,反之亦然。我个人认为,高尔夫很有利于提高个人的涵养和心理承受能力,也促进社会整体诚信体系的建立。
入门其实很简单,在厦门找个初级教练,10节课大约2000元。我个人觉得难度和学开车差不多,也是个“熟练工种”。球杆一定要买正品的,初学者的正品杆从6000到2万选择面很大,完全没必要为了省几千块买仿冒品,所谓的COPY杆往往会给你以后的动作定型带来畸形,也不容易达到轻松打球的境界。常打球的人大部分一眼就可以看出你用的是仿杆,对你个人的整体形象也是一种伤害。
练习场要经常去,至少2天一次,即使每次去只打2盒也没关系,重要的是保持球感(最好在公司也搞个推杆练习器)很多银行的贵宾卡在练习场都可以免费练球,有些银行甚至有贵宾室,可在里面洗澡,看教学片,上网,还有美女帮你端茶送水,这可以帮你省掉很多钱,又很体面。
E
高尔夫和台球一样,是个推崇策略技巧,而不是蛮力的运动。打的稳定远比打的远来的重要。因此从基层就要定型好动作,每次击球都能控制方向和距离,你才能据此规划出你的打球策略。不要单纯为了追求打得远而忽视稳定性,否则你很容易陷入顾此失彼的窘境,成绩也很难提高。
每次挥杆前默念“抬头挺胸翘屁股”,双腿一定要稳固,只运用上半身的扭力就够了,动作少也就不容易出错。基本动作(尤其是收杆)一定要做到位做完整,打球前至少试挥杆一次,一定要把杆头想象成你左手的延长部分,思想的重点都集中在杆头上,身体的重心要在屁股和腰部。无论你在练习场打的多么好,实际下场都只有1次击球的机会,所以你更应该注重每种不同杆第1杆的发挥稳定,军事上叫“首发命中率”
每次下场地保证不少于 2升的温水,少喝凉水杜绝冰水。球场的休息站一般都有开水,自己兑点常温的矿泉水调到不低于体温,可以马上入口的温度就可以大口喝了。因为打球过程中不仅消耗很多水分,更消耗不少体力,水越冷身体需要消耗越多能量把它加热到体温,这将给身体带来更多的额外负担。茶或咖啡可乐等饮料是虽然有很多水分,但身体需要消耗更多纯水来处理,因此只能给身体带来更多负担和脱水,不能作为水分补充的主来源。足量的温水不仅对临场发挥而且对长期养生极有益处。
下场地时走路或试挥杆要注意保持腹式深呼吸,可以极大的缓解紧张烦躁等,也可以减少动作变型。挥杆的时候我个人习惯是屏住呼吸,主要是怕呼吸的动作影响挥杆动作。其实闭气过程也就5秒左右,不困难的。发球后走到下一个击球点的时候,可以见缝插针地闭上双眼,完全用第六感行走,昂首挺胸,配合均匀的深呼吸。这是一种真正融入自然的舒适享受,当快到目的地睁眼后会觉得眼前的青山绿水无比清晰和鲜艳,不仅心情愉悦而且非常有利临场发挥。戴眼镜的朋友完全可以尝试着不戴眼镜,凭模糊的视觉击球,我近视350度,个人的切身经验是会放松很多,而且击球后不会刻意看球反而提高成绩,推杆也不影响。几个月后近视度数反而降低了。
I
成绩是次要的,反复是正常的。不同的教练或高手很可能有完全不同的观点,不一定动作要非常标准规范,只要你觉得舒适流畅就是对的,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球界也有人故弄玄虚,也有人矫情做作,你只需要不卑不亢,专注于自己的感觉就够了,享受高尔夫才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如果你半年就达到70杆反而无快乐而言,职业球员虽然打得好,但更多的是压力和痛苦。作为业余爱好来说,重要的是逐渐提高过程中的快感,而不是成绩。你虽然成不了“老虎五只”那样的超级巨星,但完全可以当快乐的“小老虎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