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由于苹果上海五角场店实际要到明天(6月18日)才正式开业,所以今天媒体内览时门外虽然已经有忠实的“果粉”开始排队,但总人数并不是很多。我们在聆听苹果负责人对新店介绍后一边与苹果店员交流,一边拍摄店内场景。之后,我们每个人领取了新店开业的传统小礼品——纪念T恤后结束内览,离开门店。
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五角场店的特殊地位(第40家门店),因此今天这件纪念T恤与其他纪念T恤上仅有店名文字的设计不同,特别专门设计了一个logo以纪念“苹果中国40店达成”。由于想到果粉们要在明天才能拿到这件T恤,所以我特别询问苹果店员能否现在就发布纪念T恤的照片?在得到肯定回答后,我站在店门口拿着T恤拍照并发微博。
很快,我这几条有关苹果五角场新店的微博得到了很多网友的评论与转发。不过,出人意料的是我看到有几位果粉在微博上批评我不应该提前展示纪念T恤的具体图案。用他们的话来说,这件T恤上的纪念logo是苹果给所有果粉的一个“惊喜”,这个惊喜应该保留到明天正式开业后才能揭晓,而我的微博照片让他们提前失去了这份惊喜。坦率的说,一开始我对此并不在意:苹果官方邀请媒体内览本身就是希望能够在开业前给新店多做宣传,而这件T恤的照片也是我在征得店员同意后再发布的,为什么要因此指责我?此时果粉中有一位年轻小伙在微博上的言辞有些过激,又打了几个不太合适的比喻,这让我也渐渐有些不快。
坦率的说,这位小伙和我这样每天靠码字吃饭的人在网络上进行辩论应该会蛮吃亏的:由于自付并没有做错什么,我紧紧抓住这位小伙言辞中的一些漏洞不放,并站在“什么是真正的果粉”这样的道义制高点上猛喷了一顿口水。几条微博往来后,微博网友们多已经站在我这边,斥责那位小伙用词无当,是“键盘果粉”。而那位小伙大约是挡不住这样的攻势,渐渐就没了声音。最后,反而是他的几位朋友悄悄给我发来私信,为他的一些过激言辞向我道歉,并说他的本意其实也是从热爱苹果出发等等。
事实上,当收到那几位果粉的私信后我其实早已经没了情绪,心中已经转过了念头:
其实不管是否得到了苹果的许可,在果粉们心中纪念T恤的最终“悬念”就是应该由新店开业后第一位进店的果粉来揭晓。这件T恤对于我而言或许只是一件挺不错的小礼物,但对那些热爱苹果,甚至能够提前十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来现场排队的果粉而言则已经成为自己对于苹果真实情感的见证。这份见证原本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更何况还是与众不同的特别纪念版,其重要性显而易见。而我的这条微博,过早的揭开了特别纪念版的神秘面纱,这对于满怀期望的果粉们而言肯定是一件“让人泄气”的事儿。将心比心,我的这条微博对于果粉们而言,就好似热门影片上映前那些讨人厌的“剧透”信息一样,让观影者措不及防又无可奈何。想到此节,虽然我依旧不能接受小伙的过激言辞,但其实已经理解小伙当时又急又气的心情了。
好在,那几位给我发来私信的朋友也让我看到真正果粉们的优秀素质:他们一方面向我解释事情的前因后果,一方面就小伙的言辞向我道歉。有几位果粉还特别提到之前我在环球港报道中对果粉通宵排队的理解,表示非常感谢。这真叫我不好意思起来——当时我只不过是不带任何有色眼镜,设身处地的站在果粉们立场上来思考了一下排队行为而已。这样简单的工作却得到了果粉们的肯定和感谢。而今天我在面对果粉的批评时却没能在第一时间做到将心比心...这...是有些孟浪了。
我不禁想起,今天在店里与几位特意从北京三里屯店(中国第一家Apple
变化始终在发生。但8年里,同样也有一些东西是始终不变的:对于苹果员工来说,不变的是那种第一天踏上苹果工作岗位时的激情;对于果粉们而言,不变的则是那份对于苹果始终的热爱,那种将自己的喜悦与满足与苹果的每一个进步、每一个成就联系在一起的特殊情感。如果我能够更早和更深一点体会到果粉们的这种即单纯又复杂的情感,或许今天的这场“剧透风波”也就不会发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