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今天,@HTCVive
这段视频非常生动的展现了VR带来的巨大沉浸感。即使置身事外,我们也能够通过视频中的人物反应了解到他们当时所感受到的一切,特别是有几位女性玩家虽然未必吓尿,但的确会尖叫甚至瘫软在地上不敢动作。
但问题也就在此,从这段视频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几个信息:
1、无论年龄和性别,几乎参加这个实验的所有人都在游戏中收到了很大的惊吓;
2、几乎无人在第一时间想到要脱下VR头盔或者摘下耳机,而是下意识的尖叫(可能会闭眼)和反击(甚至是飞踢);
3、HTCVive允许用户随意走动但地上有连接线就在脚边可能会绊倒。

我个人也体验过HTCVive,而且尽管我已经看到了更高分辨率的VR设备(比如佳能博览展示的手持式VR眼镜),但我依然认为HTCVive是当前技术最优秀,沉浸感最强,整体效果最出色的VR设备。但也正是因为效果极为出色,其中也就带有一些隐忧。比如参加上面这段视频中某个玩家可能有潜在的容易被刺激诱发的病症(如心脏病或者癫痫)?比如他们可能因为极强的身体反应而摔倒或者踢到什么物体?
记得我在体验《亚利桑那阳光》这个游戏时,即使是“身处”白天的户外,看到远方僵尸向我袭来时依然会产生很强的恐惧感,更何况是类似今天《鬼影实录VR》这样更刺激的恐怖游戏了。更严重的是,尽管从理性角度来说在VR游戏时感觉恐怖的“最佳解决方式”是取下头盔和耳机,但人们往往会因为沉浸感而忘记头上的设备,从而陷于恐怖中却无法自拔。

很明显,HTCVive会要求用户在使用时注意各种事项做好安全方面的措施,而IGN在拍摄这样的视频时也一定会让出镜人签署免责协议。问题是,当未来我们独自在家体验VR时会发生什么情况?
因此,我一直强调VR设备尤其是HTCVive这样沉浸感极强的设备在未来会:
1、当前情况下,体验时身边应该有朋友陪你一起玩(至少要有人帮忙整理地上的线材);
2、未来应该为刺激的内容加入快速“熔断”机制,包括:
a、游戏内设置某个“救命关键词”,一旦检测到玩家大声呼喊这个词,则自动立即暂停游戏。这个词可能是日常游戏中不常用、发音容易且所有游戏通用;
b、未来的VR硬件设备应有心跳、血压等检测机构(可以在眼镜内检测眼底和头盔紧贴皮肤处),一旦发现玩家生理指标超过某个阈值后则立即自动终止游戏。
c、毫无疑问,未来VR游戏一定会有比目前游戏更细致更严格的分级制度。

由于当前VR还方兴未艾,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依然都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大家都还没有把重点放在对VR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的预防上来。但我认为几家VR大厂比如HTC和三星,有必要从现在开始就着手推动如何让人们更安全更健康的来使用VR。否则到未来“吓尿”还是小事,要是真的搞出人命来那才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