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莽词曲唱诗词《天堂寨》歌曲全球发行
(2024-03-29 19:24:58)
标签:
情感文化娱乐 |
歌词《天堂寨》
词曲唱:黄莽(诗道)
出品:中诗协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录音室:山水悟道工作室
监制:黄守兴 黄劲松
黄敏 黄遵碧 黄开放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谁知天堂在何方/屈原曾经在这写下《天问》/他说一关可锁东南风/风含笑/坐看云起/赏霞光/溪水潺潺/悠悠草木有花香/
看/春花秋月白马鞍/我在这里等了你千年/望/划过天空的流星雨/是我对你深深的思念/
一步一景/你就在我眼前一呼一吸/你滋润了我心田
歌曲简介
这是诗人黄莽作词作曲演唱的家乡歌曲,歌词以历史人文贯穿,以情感娓娓道来,讲述了历史中天堂寨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词曲旋律顺畅优美,描述了一个充满美丽的地方和思念,神奇的天堂寨,风含笑,坐看云起,感受无边的宁静和美好。诗人的嗓音清亮又萌动,每一句歌词都深深的表达了思念和美好的向往,仿佛一股温暖的力量注入心中。
歌曲背后的故事
原胡邦国委员长2018年在金寨的时候欣然题词:“山清水秀原生态,人间天堂在金寨。”一直以为,天堂在天上,也曾无数次的听腾格尔老师的《天堂》,给我们带入到草原。然“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原来天堂在苏杭上面的安徽大别山金寨。
诗人黄莽作词,作曲,演唱的《天堂寨》主歌和副歌采用分开用韵,以期更好的表达情感的抒发。据诗人黄莽说这首歌是他二十来岁的时候写的两首《天堂寨》诗改编成歌曲。而大别山天堂寨,位于鄂皖交界,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屈原写《天问》的地方,天完皇帝徐寿辉在此聚集,以及孙武吴楚大战五战五捷的地方。这里是吴头楚尾,荆楚文化,中原文化,徽文化相会,几经融和,构造了独特的历史人文。天堂寨是分水岭,它南入长江北入淮,一关可锁东南风。一步一景,目不暇给;瀑布连环,集黄山、泰山于一体。古人说,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天堂就在苏杭上面的安徽金寨,无论哪里,人们安居乐业,幸福安康,就是人间天堂。
歌词以历史人文贯穿,以情感娓娓道来,讲述了历史中天堂寨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词曲旋律顺畅优美,描述了一个充满美丽的地方和思念,神奇的天堂寨,风含笑,坐看云起,感受无边的宁静和美好。诗人的嗓音清亮又萌动,每一句歌词都深深的表达了思念和美好的向往,仿佛一股温暖的力量注入心中。
天堂寨诗
天堂寨
作者:黄莽(2004年)
停车寻野趣,万壑送凉风。
乔木葳蕤错,奇花烂漫中。
银河三叠落,古道一关雄。
追忆吟《天问》,悠悠满目空。
天堂寨:位于安徽金寨县,古时称多云山等。天问:屈原之作,相传屈原出使齐国路过此地而写下千古名篇。
这首诗以景怀古,乍看起来,是一首绝妙的春日即景小诗。作者笔下秾丽的天堂寨之景,犹如一幅色彩绚烂、富有生趣的图画。近景,乔木茂盛、奇花烂漫;远景,银河瀑布,古道舒展。空中,伫于万壑中八面受风,凉风习习,多么惬意可人。整个画面,有动有静,有声有色,花香水汽仿佛从画中溢出,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读者从诗人描绘的优美画图中,获得了赏心悦目自然美的享受。
这首诗难道仅仅是描写自然风光?如果作者单纯是写景,那么用《春景》之类的题目,岂不更贴切而达意?为什么偏偏选取“天堂寨”为题呢?诗人着力描写的既非“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垄高低紫燕飞”(王庭珪《二月二日出郊》)的村野田家之景,也非“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张仲素《春闺思》)的郊外之色,而是具有典型的现实意义的他热爱的故乡。这首诗描写的焦点,以“天堂寨”为主题,意在让读者由此去寻求题旨。
首联“停车寻野趣,万壑送凉风”才十个字,就把一幅生动的画景形象地凸显出来。层次分明,空旷,有立体感。景色是宽广的,画面是清晰的。由此拉开序幕,崇山峻岭,令人耳目一新。
颔联“乔木葳蕤错,奇花烂漫中”。“葳蕤”“烂漫”,更是一幅江淮山水国画,乔木茂盛交叉着生长,奇花遍地,色彩绚丽,充满了浪漫情怀。以奇花异卉、茂林修竹自然景物的陪衬,突出天堂寨之大之美。真不愧有“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植物的王国、花的海洋”的美称。
颈联“银河三叠落,古道一关雄”。眼前的瀑布飞流直下,如九叠屏风三叠水,瀑布成串,飞流直下,有“通天瀑”之美称,落差七十六米,是皖西第一高瀑。这就是有名的“金寨飞流瀑布”。古道边隘,意蕴悠长,如英雄般昂然傲立护卫着家乡人民。古称“吴楚东南第一关”,气势雄伟壮观。
尾联“追忆吟天问,悠悠满目空”。当年屈原出使齐国,翻越大别山在此山写下《天问》,此联诗人借典抒怀。道家认为世间万物浑然一体,万物相和同于一道,“空”是组成宇宙的一部分并与万物相和。一张白纸作为物质是存在的事物,是有。而纸上是空的,了无一物。让人自然想到齐白石老人于纸上落墨成虾是建立在空的基础上,偌大一幅画面只有两只虾,这是艺术家要给虾以空间,给欣赏者以想象的余地。于是,在我们眼里,满纸活灵活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气象,有无相生,无画处也成妙境,这妙境无疑得益于空的灵气,使读者顿然醒悟了诗人“满目空”的含义。追忆着过往发着感慨,朝天吟唱,欣喜悠然,品味着满目的生机盎然。
这首五律,画外有音,意余象外。读者如深入一层去体会,便能领会到言在此而意在彼,达到了“作者得于心,览者会其意”(《一瓢诗话》语)的艺术效果。
天堂寨
作者:黄莽(2009年)
吴头楚尾霸争雄,几番兵戈夕阳红。
孙武横扫到楚寨,吴王冶剑铸青铜。
屈原出齐吟天问,一关可锁东南风。
杜鹃吐蕊鸟兽飞,怪石云集夺天工。
五龙瀑布相连接,喷珠溅玉卷深潭。
奇花异草原始木,直取苍天九重门。
嵩山托起瑶池水,南泻长江北入淮。
百处瀑布抖玉带,潺潺龙溪大鲵欢。
多云山中云绕山,日出云海争奇观。
疑是蓬莱氤氲气,仙人乘鹤问桃源。
皋陶部落聚居地,霞光万道白马鞍。
羽封英布九江王,高祖排异又狼烟。
明祖缅怀天完帝,衡山更名天堂寨。
古今兵家必争地,刘邓大军御强敌。
嗟吁嘻!巍巍大别山,苍苍天堂寨。
积天地之精华,甲于天下,风光绚丽。
忆往昔,文人骚客留佳句,英雄尽作青山碧水魂。
天堂寨中人间天堂,嗟吁嘻!飞禽走兽有灵,草木含情。
飞瀑与清泉奏乐,云海与彩霞伴舞。
珍稀植物连香木,千姿百态混交林。
今逢盛世欣甚慰,度假充氧乐休闲。
唐宋有诗赞不完,黄峨岱庐一山观。
鉴赏
天堂寨:古称“衡山”“多云山”,元后改称“天堂寨”。位于安徽省金寨县的西南部,与湖北省的罗田县、英山县相毗邻。汉武帝南巡,流连忘返,于是下诏,此山为衡山。武帝乘兴登到绝顶,极目楚天,见昔日英布叛乱留下的断垣残壁,感慨万千,遂向苍天祈祷:“六地平安,永不反叛。”“六安”之名自此始。孙武在此攻打楚国五战五捷。天堂寨古称“吴楚东南第一关”,气势雄伟壮观。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也是圣水的世界。唐朝诗人李颀“秦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晚唐杜牧“东望云山日夕佳”、北宋诗人张一“朝发云山近岐亭”等诗句中的“云山”均系指此山。屈原出使齐国,翻越大别山取道寿春,一路上忧国忧民,在途经天堂寨时,心事浩茫,写下著名诗篇《天问》。
天堂寨古称衡山,又名多云山,是大别山脉第二高峰。它雄踞于皖鄂大别山主峰,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处,帝王巡幸之所,名人登临之境。这首诗全面表现了天堂寨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表达了诗人对天堂寨的赞美之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乡的无比热爱与自豪感。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开篇至“一关可锁东南风”;第二部分从“杜鹃吐蕊鸟兽飞”至“刘邓大军御强敌”;第三部分从“嗟吁嘻!”至末句。
第一部分交代天堂寨的历史渊源,说明天堂寨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吴头楚尾霸争雄,几番兵戈夕阳红。”即写出天堂寨自古以来就是兵家争霸之地。春秋时期,五霸争雄,皖西处于“吴头楚尾”之地,天堂寨号称“吴楚东南第一关”。据查证,天堂寨的第一座屯兵大寨、第一座烽火台为楚国所建。吴楚江淮之战近百年,有史料记载的大仗就有二十余次。诗人巧以“夕阳红”这一景象营造“残阳如血”之意境,让人想象历史上刀戈相向的悲壮场面。“孙武横扫到楚寨,吴王冶剑铸青铜。屈原出齐吟天问,一关可锁东南风。”列举典故:公元前506年,大军事家孙武率吴军横扫皖西,天堂寨上狼烟四起。吴国五战五捷,统治皖西33年。吴王在此用青铜制戈、冶剑。天堂寨至今尚存“剑劈石”“舞剑锋”。屈原翻越大别山取道寿春,一路上忧国忧民,在途经天堂寨时,心事浩茫,写下著名诗篇《天问》。这是一篇言天体天庭、江山社稷的奇文,将宇宙间万物的发展变化以天道天理论之,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块不朽的丰碑。“一关可锁东南风”形象地写出了天堂寨不愧号称“吴楚东南第一关”,“锁”字用得精简入味,锁住东南风,说明天堂寨是吴楚东南文化的一个缩影,在这里,上演了多少历史故事,有着丰富而深厚的历史人文内蕴。第一部分总起全诗,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对天堂寨的自然风光和历史内蕴展开具体的描绘与叙述。“杜鹃吐蕊鸟兽飞”仿若让我们看见了杜鹃花盛开的烂漫景象,汇成一片花海;这里鸟儿翩飞,走兽无数。天堂寨不愧是“花的海洋,动植物的天堂”。“怪石云集夺天工”写出了天堂寨怪石之多,巧夺天工,极具趣味。“踏遍黄峨岱与庐,唯有天堂水最佳。”飞瀑龙潭是天堂寨的中心景观,诗人以“五龙瀑布相连接,喷珠溅玉卷深潭”写出了这一水景,尤以“卷”字用得形象,写出了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气势:水势凌空而下,潭内雾气腾腾,瀑声轰鸣,远观似千军万马滚滚而来。瀑岩呈淡紫色,略倾斜且岩面凸凹参差不齐,水流其上似滚珠泻玉独特壮观,瀑布下滑跌落在石坪上,可谓“清泉石上流”。瀑布周围绿树陡峰,景色怡人。“奇花异草原始木,直取苍天九重门”写了天堂寨丰富的植物资源,天堂寨不仅奇花异草繁多,而且原始树木高大挺拔,直冲云霄。诗人想象丰富,以“直取苍天九重门”形象地写出了原始树木的高大。“嵩山托起瑶池水,南泻长江北入淮。百处瀑布抖玉带,潺潺龙溪大鲵欢。”虚实结合,写出了天堂寨灵水的源头:海拔1729米的天堂顶有一口天塘,塘水不溢不涸,俗称“瑶池”。天堂寨的水景主要表现在瀑布与溪水潭池上,共有大、小瀑布100多道,清灵圣洁的山水形成巨大的水帘,飞流直下,溅玉飞珠。诗人以“抖玉带”这一形象的比喻凸显了瀑布的圣洁与美丽,动感十足。由于水源丰富,水质优良,大小鲵等珍稀动物在龙溪里自由生活。“多云山中云绕山,日出云海争奇观”写出了山以云为衣,云以山为体,烟云缭绕,气象万千的景观。日出云海,更是天堂寨一大奇观,真是名副其实的“多云山”!这不禁让人怀疑是蓬莱仙境的氤氲之气,似乎有仙人乘鹤来此桃源。“疑是蓬莱氤氲气,仙人乘鹤问桃源”由所见到的云绕山之景自然联想到蓬莱仙境,自然贴切。接着,诗人的笔触投向历史时空,“皋陶部落聚居地,霞光万道白马鞍。羽封英布九江王,高祖排异又狼烟。明祖缅怀天完帝,衡山更名天堂寨。古今兵家必争地,刘邓大军御强敌”详述了天堂寨的历史演变:这里曾是皋陶部落聚居之地,有着上古的文明历史。皋陶是与尧、舜、禹齐名的“上古四圣”之一,封地在今安徽六安,被奉为中国司法鼻祖,是古六安国始祖,其后裔聚集于此。英布是皋陶后裔,乃皋陶五十九世孙,是秦代的六县(今安徽省六安市)人,他的一生可谓潮起潮落,造反却似一条主线一样贯穿了他的一生:最初受刑修陵,为一盗贼;而后随项羽反秦,项羽封英布为九江王;后来背楚投汉,刘邦封英布为淮南王;最终叛乱,被汉高祖刘邦所诛。天完帝指的是著名的农民革命领袖徐寿辉。元末,当地布贩徐寿辉、江西僧人彭莹玉、麻城铁匠邹普胜共商反元起义,推徐主盟,并于1351年重建天堂寨,聚众数万揭竿而起,号称“红巾军”。同年8月,取罗田,克浠水,称帝于清泉寺,国号“天完”,建元“治平”。声势浩大,席卷东南数省,割据一方,称帝11年。天堂寨古称“衡山”“多云山”,元后改称“天堂寨”。许是拒绝战争,还此地本来面目吧!由此可见,天堂寨是古今兵家必争之地,1947年,刘邓大军南下,挺进大别山,抵御强敌,平息战火,天堂寨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怀抱。蓬莱仙境天堂寨,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了多少风风雨雨,刀光剑影刺痛了桃源的心怀,鲜血染红了杜鹃的脸庞,烽烟缭绕的背后,难道不是因为天堂寨这座人间天堂绝尘的魅力吗?饱经风霜的天堂寨需要修复,回到过去的美好,现在的天堂寨已成为国家森林公园,重点风景名胜区。
第三部分抒发了作者对天堂寨的赞叹之情。巍巍大别山,苍苍天堂寨,集天地之精华,甲于天下,风光绚丽。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在天堂寨留下好诗佳句,无不为天堂寨的美丽所折服。“昔日此处最多云,今日欣看云雾生。眼底群山忽不见,直疑奂在小蓬莱”等诗句写尽了这座多云山仙境般的美景。刘禹锡有诗:“东望云山日夕佳。”写出了云海的壮观。更有清代诗人赞美说:“山到多云弯复弯,最多云处众山环。长官也爱多云住,不是多云不住还。”文人若此,武将亦然,多少英雄豪杰,为了天堂寨互相争斗,最终魂卧青山,长眠在天堂寨,与天堂寨融为一体,看日出,观云海,听鸟鸣,真是“英雄尽作青山碧水魂”啊!人间天堂天堂寨,飞禽走兽有灵性,草木多情,人人向往。飞瀑与清泉奏出人间美妙的乐曲,涤荡红尘;云海与彩霞伴舞,绚丽多姿;“珍稀植物连香木,千姿百态混交林”进一步表现天堂寨不愧为一座植物王国,许多稀缺的植物,都可以在这儿见到踪影,确为“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在浩瀚的林海中,既有珍稀植物连香木,又有天堂寨独有的草本植物白马鼠尾草,真可谓千姿百态。今逢盛世,令人欣慰,天堂寨成为人们度假休闲的最佳选择。天堂寨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内蕴,唐诗宋词赞也赞不完。“踏遍黄峨岱与庐,只有天堂景最佳!”真是一山可观万山景啊!天堂寨,不愧是植物的王国,动物的乐园,圣水的世界,避暑的圣地,杜鹃花的领地,娃娃鱼的故乡。“地分吴楚成佳境,极目河山纵大观。”随着天堂寨森林资源的全面开发,这颗皖西绿色明珠将会绽放出更灿烂的光华。
整首诗结构井然,全面描摹了天堂寨的旖旎风光,用语贴切,似随性而为,却丝丝入扣,将天堂寨这座富有的人间天堂呈现在读者面前。诗人的笔墨穿越时空,一个个活动于天堂寨的历史人物棱角分明、生动鲜活,给天堂寨染上了浓厚的人文色彩。全诗虚实结合,尤为真切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