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的生字如何教学才能做到又好又快?
(2009-12-25 10:52:11)
标签:
教育 |
12月23日,区教研室在淮阴实验小学举行了“本真语文”研讨活动。研讨会上,本人就与会老师提出的几个问题作了解答,现予公开,与大家共研。
问:高年级的生字如何教学才能做到又好又快?
答:到了高年段,阅读与习作成了教学重点,但识字任务也不能放弃。不过我们应该考虑到学生已经通过低年段的学习,掌握了大量的识字方法,拥有很强的识字能力,识字主要是采用随课文识字的方法,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只作恰当指导来完成识字、写字的任务。
留心观察五、六年级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进行识字教学的情况,大体存在这样的两种误区:一是放任自流,有的老师认为高年级的语文课上没有多余的时间来进行生字教学,所以让学生在预习时进行自学,表现为“放羊”的状态;二是巨细无遗,像低年级一样逐字细讲,面面俱到,用上半节课时间解决字词问题。个人感觉这样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识字写字仍然是我们高年级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关键是教师如何在要害处、关键处点拨指导,如何用最少的时间、最高的效率去达成识字教学的效益。
一、注重预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养成了预习的习惯。在预习环节,引导学生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二、针对重难点。学生对生字遗忘这种现象很普遍,所以仍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识字任务,但并不是所有生字词都要拿出来识记的,可以有选择地进行,选择比较难记、难读、容易混淆的词语,有针对性地教学。这就需要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去充分地关注汉字的音形义。另外,我在这里说的针对难点,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就是平时那些生字学习有困难、感到吃力的学生,我们在教学的时候更应该在心里装着这些学生。如果他们基本能够掌握了,我们的生字教学就一定没有问题。
三、注意与阅读融合。高年级的识字要注重同阅读的结合。加强识字与理解重点语句、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融合,以获得教学的综合效益。我们语文教学的一条很重要的规律就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注重和其他方面的整体联系,而不是割裂、孤立的。在高年级,识字本身就是在阅读,阅读的过程也识了字,以实现识字与阅读的高度融合。
四、在“用”字上多着力。认识汉字,一切是为了最终的使用,经常见面,经常使用,就会运用得正确、规范、自如。所以,教学生字,我们应该坚持以“用”字为重,以综合使用所学的新字、旧字作为识字教学及检测的手段,辨形识字与使用新字同时进行。高年级的识字教学要以巩固低、中年级的识字效果为基础,以旧带新,以新固旧,在用中学,达到学以致用的最终效果。这种复现一定不是只是单一的听写。而是要为学生创造运用的语境,比如:学过了《燕子》的7个生字,课后还有“读一读”的一组词,引导学生尝试说一段话,或写一段话,要求用上本课出现的生字,或书上提供的词语,用得越多越好。这是一种近似游戏的做法,学生由于好奇,其探索的欲望就被点燃和激活了。我曾经这样尝试过,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超乎我们的想象的。他们会把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生字承载的信息合理地编排在一起,既牢牢地掌握了生字,又发展了语言,何乐而不为呢?再比如,一个单元学过了,回顾一下学过的生字,引导学生自己试着寻找和总结一些规律,联系起来记忆,就会更加扎实。这样的做法学一知十,点线结合,会达到全面巩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