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做这个行业最大的好处,就是有长长的假期,也有动力去看很多书.
人挑书,书也挑人.我一直相信书是有灵魂的.有些书特别合拍,字字珠玑,就好象我最近迷的王朔,就好像我今天想说的石康.
曾经我多么向往自己的生活可以像小说一样.我永远都没法忘记第一次读<收获>上棉棉的小说,反复的读,反复的摘抄,根本不知道疲惫.可一摸语文课本就很想睡觉.如今,我的生活也终于有了小说里弥漫的感觉,这不免让我多少有点惊喜.
印象最深刻的,是里面一个性工作者对石康说,每个人生下来,都有一件事情要做.你的职责是写字.所以要多写写.不卖钱也要写.
它又再次向我提出了我的问号:我是来做什么的?一直觉得自己的生活处于游离,有点近,又有点远.
我是来写字的吗?MS才华不够.我是来放歌的吗?MS我太普通,不够特别.
还有一本很让我意外的书,是<遥远的乡愁>.重返61号公路的文字清新自然,更难得的是,她搜集来的故事是那么细腻感人.这本关于音乐的书,读起来却是浪漫又充满幸福感.其实艺术家的圈子很小,虽然他们艺术成就MS遥远又神秘,可是在重返61号公路的笔下,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又贴心.当然,还更坚定,艺术是很看出生的.比如指挥家陈燮阳的父亲是<南屏晚钟>的词作者陈蝶衣,著名乐评人马世芳的母亲是著名广播人,也是民歌运动之母,而父亲则是作家......
我们的父母都是普通人,所以当不了艺术家也很正常.
恩 是的.面对现实残酷,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胡思乱想一下,也应该是被允许的.尽管,我的生活支离破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