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老残游柔弱生存老子道德经文化 |
分类: 青葱扮象 |
第七十六段 柔然而生
http://s10/mw690/62496910gd063475a6159&690一年有四季,春,就是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融融的春雨,悄无声息地把干枯的草木滋润,让生命从冰冷僵硬中复苏,变得柔软。
一位传说中,在母体中孕育了81年的老孩子,怀着一颗永不泯灭的童心,时而低下超级的头,时而仰望穹庐,在幽幽青草地上缓缓踱步。
一阵强风掠过,高耸云端的参天大树,猛烈地摇晃着它那庞大的身躯,抖落下被严冬干燥了一个季节的枯枝败叶。
树下的老子,急忙晃动着和头脑比例失调的身体躲闪着。看到落在地上僵硬的树枝,暗自庆幸着自己走运的脑壳。
俯视脚下的嫩嫩的青草,远不像大树那般受到的强烈震撼,而是轻轻地摇摇头,仿佛是在叹息,又像是在得意地摆动着自己娇小的躯体。
由于季节的不同,老子没有看到落在地上的苹果,也没心思去想那万有引力。而发现了适用性极强的生存法则——柔弱多好啊!远远胜过那貌似强壮的刚强。
老师常枞临终前的一幕幕,有一次在老子的脑中不断地浮现出来。人的筋骨,不就是在由柔弱到强硬的变化中,一点点衰老逝去的吗。身体中最坚硬的牙齿,早就不在老师的口中了,而柔弱的舌头,依然完好无缺。
多年以后,老子辞职回乡,经过潼关时,在把自己毕生所学精化留下的那一刻,再次想起了那留给他人生中,印象极深的往事。
老子不无感叹地说,人生存在世界上,柔弱是很重要的,人正是因着这份柔弱,才得以生存下去。一旦僵硬了,那就意味着死亡。
所以有人说,人生之中最大的艺术是妥协,整个一生,是在学会柔弱的妥协中,不断走向胜利的终结的。
何止是人生呢,即使那些没有血肉,又像是没有灵魂的草木,未尝不是如此呢。在生的时候,欣欣向荣,调整着自己,温柔地顺应着大自然的规律。
当有朝一日,变得干枯、僵挺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失去了生命。由此可见:越是坚硬的,就越接近死亡,越是柔弱的,就越具有生命力。自然界的淘汰法则,也是这样的。
那些体态强大的动植物,都是最早在地球上消失的。而且,这一法则至今仍然悄然地淘汰着各个物种。以后自然的发展变化,也必然适用于这一法则。
生命就是在柔弱中赖以生存的,这是多么宝贵的人生基本法则啊。生命原本就是很脆弱的,想要生存,首先要认识到自身的渺小。
知道自己是处于弱势,才会处处小心为是。也正是因为知道自己的弱小,才会不断地努力,学习生存的本领,才能使自己常处于不败之地。
自以为强大,不可战胜的时候,也就是距离败亡越近的时候。看那些一味穷兵黔武,不知收发的强人们的下场,是多么的可怜。注定要有一幕悲剧上演。
强大的秦王朝,从秦孝公开始就“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一统天下。
可惜在取得了天下之后,依然以法家的严厉法度治理国家。使得民不聊生,揭竿而起,把生死置之度外。强大空前的大秦王朝,瞬息就土崩瓦解了。
这就像老子说的,最强大的兵团,往往是最早被消灭掉的。深谙老庄之道的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九字方针,开创了明王朝近300年的社稷。
朴素的话语中,“出头的椽子先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等等,都是围绕着老子在这里提出的生存之道,展开而来的。
不知道柔弱,只知道刚强,就是违背了老子的生存之道。越是看上去强大的,越是不可取的。相反,越是柔弱的,就越有更广阔的上升空间,才能做到后来者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