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18-24个月 |
牛牛妈妈写了一篇关于玩具的感想,很赞同她的许多观点,一直以来也想找时间整理下自己的思路,那么就不要偷懒了,也是好久没有码字了。
蒙氏,华德福,还有不少现代育儿观点里都有提到,给孩子的玩具是越少越好,最好的玩具,就是木制的积木和妈妈自己手工制作的天然材质的东西,比如棉花做的娃娃,棉布做的衣服,木制的小车等等。当然这里所说的玩具除开了各种给孩子的书籍。
我虽然总体上赞同这个说法,但是在真正实行起来时,还是打了不少折扣。最初常常是东看西看忍不住就出手了,再加上朋友们送的,不知不觉家里还是屯了一大堆的玩具。
不过也许是因为塘宝一直是我自己带,而我又很喜欢带他出去玩,所以他对玩具的兴趣并不大,很多新玩具也就刚拿到时玩几下,到现在为止比较执着玩得久一点的也就是积木和积木搭的轨道了。相对于玩具,他更喜欢家里的各种生活用品,厨房里的锅碗瓢盆,书房里的笔纸盒子等等,几个饭盒加上杯子铲子就可以让他玩上大半天。
而真正让我对玩具有了深刻体会的是最近发生的几件事。
第一,去厦门玩,同学的儿子四岁。每次跟我们出去,不管是公园海滩还是去街边散步,没走一会儿他就会缠着他妈妈和我问道:“有什么好玩的啊,我们要玩什么呀。。。”
看着这个已经把玩耍和游乐园里的云霄飞车、那些根据开关自动爬行的机器人完全捆绑在一起的小孩,我心里真有说不出的怜惜,是什么破坏了孩子的玩耍能力?他才只有四岁啊,难道对于他来说,最大的乐趣就仅限于那些冰冷的玩具吗?
奔跑在松软的草地上是玩耍,吹着微风俯瞰山下也是玩耍,去未知的地方探险更是让人无比的兴奋。。。这些,其实是我们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可是在这个才四岁小朋友的身上,这些美好的特质闪现得越来越少。
在家里就更是如此,如果没有了那些各式各样的玩具,小家伙大概就只能坐在电视机前了。这其实也很正常,那些批量化制造的玩具,并不能真正带给孩子触动心灵的快乐,有的不过是一时一刻的新鲜刺激罢了,因此他会不断地要求新玩具,而每个新玩具拿到以后也玩不了多久就扔在一边。所以家长也会很烦,怎么每次出去都要买玩具?家里那一堆的玩具都没怎么玩过!!!
我一直跟我同学说,你们不能怪孩子,因为是你们让他的世界如此狭隘,是你们剥夺了他体验和感受快乐的能力,你们用一堆玩具蒙住了他观察这个世界的眼睛。(好像话说得有些重啊,还好是几十年的好朋友了,汗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10EN00SIGG.gif)
我在那儿的一段时间,有几个晚上我们带着孩子们在楼下玩,什么玩具都没有,就捡了几块石头,我教大家修马路,这是我们小时候玩得最多的,大家一起一会儿双脚跳,一会儿单脚跳,既运动了身心,又锻炼了孩子的平衡能力,还玩得特别开心。
那一刻,真的从心底感觉,物质的丰富带不来精神上的愉悦,最快乐的体验,来自于最用心的简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