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熊标准——股市运行大趋势的判断标准

分类: 操作系统 |
股市运行大趋势的判断标准
如果严格按照指数中期信号来进行操作,股市运行的大趋势本身,并不能作为我们进出场的依据。但是,中期趋势是长期大趋势的次级趋势,要准确把握中期趋势,就必须首先弄清楚市场大势,即我们经常所称的牛市、熊市、还是震荡市。
要为中期行情定性,首先就得搞明白市场大势处于什么阶段。那究竟该如何判断大趋势是处于牛市、熊市还是震荡市呢?判断的依据和标准又是什么?我们目前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大趋势下面?要回答这些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今天我们在群里做了一点探讨,结合我自己的初步思考,暂且先弄一个简单的东西出来,以待后面去完善和修正。
对大势的主要判断依据:
1,月均线,其中以5月线为主,10月线和20月线作为辅助;
下面分别来做一些说明
一, 牛市判断标准
2,5月线、10月线、20月线逐步形成多头排列,确认牛市大趋势;
3,月线图MACD指标金叉,柱状翻红并不断放大;
4,几个主要大盘指数月K线趋势同时向上,走势相互印证。包括上证综指、
深圳综指、中小盘指数、创业板指数、沪深300指数和上证50指数。
二,熊市判断标准
基本上和上述的牛市判断标准相反,不展开。
三,震荡市判断标准
震荡市是介于牛市和熊市之间的一种“非牛非熊”的复杂状态,是长期力量进入向上与向下抗衡的状态。要做出清晰的判断,是有相当难度的。但是,市场的趋势有2/3左右的时间处于震荡市中,流畅的单边牛市或单边熊市反而持续的时间相对较短。我们经常说A股是熊长牛短,但其实是将很多震荡市划到了熊市之中。怎么判断震荡市呢?
2,
3,月线图上MACD指标缠绕,柱状线在零轴附近上下徘徊;
4,不同的大盘指数运行方向出现分化或方向不一致,无法相互印证。
5,宏观指标和流动性处于矛盾交织的不确定性中。
用上述几点来对照一下目前的大盘指数,得出的结论就是:大盘目前阶段
运行的大趋势是震荡市,次级趋势是中级规模的折返调整。
3, 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整体为震荡市,这一点在上证指数和深圳综指上看得比较清晰,但是这个阶段最大的特点,就是大小指数剧烈分化,其中上证50指数走出结构性牛市,创业板指数则走出下跌趋势,代表小盘股和垃圾股的中证1000指数,则自2016年12月就开始走熊市了。所以,这个阶段具有典型的震荡市特征,不仅技术指标,而且各大指数走势严重不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