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哎!季羡林比不上韩寒好命!

(2010-05-21 21:16:24)
标签:

季羡林

季承

韩寒

李银河

宁浩

日照重庆

戛纳

杂谈

分类: 名家词

  不能责怪李银河什么,不管他的大嘴巴,说出怎样惊世骇俗的语言。

  有时候想,只要能说的出,哪怕是捣乱,也是好的,所谓阴阳相调,生生不息,又道邪不压正等,假若李银河说的都是客观真理,则是自己挨骂,造福后人;如果说的是欺世盗名之论,则很快就会在责备中,消失无形,也能促使那些传世高论,尽快的出炉。

  这样没什么不好,如果各行各业的人们,都这样七嘴八舌的说道起来,未必就不能重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虽说水平和方向上,可能会有些问题,但对比死气沉沉的许多,不怕不好,怕的是好不了。

  和李银河相比,我多次提到的宁浩的作品,就完全不能有如他的空间,原因很简单,李银河的言论无论多么古怪,更多的人,给他的是一种鄙视的态度,他只是用毁灭自己的形象,来达到迷惑色诱大众沉迷酣睡的目的,所以轰轰烈烈,是对他的一种鼓励。

  宁浩则不是,他想的是突破局限,尽可能接近现实,这就会很有难度。难度不再创造,而在已经存在的东西,不容许他去触碰,所涉及到的,也是不叫严肃的话题。李银河顶多涉及到道德,宁浩则是违反了国责,身为国人,没有太多没好感情,岂不是对不起多年来的说教的辛勤!

  以今年入选戛纳电影节的电影《日照重庆》为例,虽然“太多美好感情”在他们看来,是一种不真实,但我们都知道,欧洲人向来感情是不美好的,丑恶的灵魂,都是经过了但丁《炼狱》的洗礼,自然就看不出我们是英雄辈出,好人好事遍地开花的纯洁性情。

  这一点,如果中国的电脑,全部安装上绿霸,你就能很自由的从网上发掘出。

  然而我的观点,向来肮脏,在我的想象中,肮脏培育着生存的机遇,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人多嘴多,清澈的淡水资源,毕竟有限,不够嘴喝。即使够嘴喝,那水中有没有毒蛇猛兽,狮子王八曾经的留恋,也还未必呢!

  这是一点,另一点,我想到了古今中外的许多文学家,因为他们在文学方面,做出的成就的原因,他们的后代,多少会因此受到影响,在生活上,对比他们,有一个很大程度的堕落。这在各国都曾出现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也不乏其人其后。文学上如此,其他科学上,大多也都是如此。在这所有的实例中,我们不难发现,长辈的光环,作为子孙的,不应该硬套在自己头上。

  名人的后代,后代的子孙,只有有了自己的光环,才能称其为光环,盯着父辈的光环,坐着自己的营生,是对长辈的一种亵渎,没有这种骨气,就撑不起一家的门缝,长此下去,家族岂能不凋零?红楼梦中的贾家,再明显不过了。

  贾家是官宦人家,还要另当别论。自顾自今,官德庇护,影响最深最远。一辈人为官,三辈当王八蛋,这个家族还是可以照样兴旺,但对自然科学家们的后代,想在自然科学的道路上,延续这种王八的逻辑,则绝对不可能,社会科学中,大多也是如此。文学这一块,更是这样了,倪震是香港作家,正是这种不可能的体现。

 所说的不可能,是这样的,倪震的父亲,是作家,作的是文学,是文字;倪震自己,是作家,作的是孽缘,是女人。这就是区别,这就是不可复制。

  当然,这样说,想要向倪震说声道歉,我无意这样写他,但既然已经写出,我更加无意再抹去,我觉得如果我那样做,是他的欲盖弥彰。

  因为对季羡林先生的好感,拉来倪震做赔垫,因为说道倪震,所以对比季承。

  季承的父亲是季羡林,这我已经知道,大家也都知道,既然知道,既然开博,我们希望看到的文字,不是季承每一篇博文,都是父亲的什么,而是自己的什么。

  季羡林已经去世,在季羡林去世后,那季羡林说是,不是对季羡林的一种怀念,而是一种自我的侮辱,这不应该是季羡林亲生儿子做的事。许多人可以说,韩寒的老爸,利用韩寒来赚钱,来炒作,我觉得即便是如此,也没有什么不好,但季承若如此做,季羡林的高度,还不上看看,大约和韩寒老爸,属于一个层面上的人。

  韩寒命好,摊上这么一个爸爸!

  季羡林命也好,有许多这样的儿子!

  就是论事,并不是对季先生的不敬,我只是想,作文一个作家文人的后代,如果不能有超越先辈人的文学修养,最起码也应该不屑于在公众场合,谈及那么多无聊的事情,低调行事,是对前辈人的最大的认可和尊重。

  像季羡林这样的家庭中的一员,何必从善如流?还是孤高自赏的好!

                                                                 (不可当真,随便依序!)

 

“观赏名家博客泛论”一类文章,对应“墒墨撰明星”此类别的文章,都是是以善写善之文章,目的在于练练自己的思想境界,你们不必当真

   匆笔挥墨,若有偏差,谢不认错。                                       -------------墒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