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故事之三十五——出版博物馆(筹)的闪亮登场
(2024-11-25 09:49:32)老照片故事之三十五
——出版博物馆(筹)的闪亮登场
2005年1月28日上午,在衡山宾馆三楼举办的新春团拜会,除了出版局,第一次打出了“出版博物馆(筹)”的牌子(照片1),并且主要是由它唱戏:主持李新立是副局长兼“出版博物馆(筹)”的组长(照片2);汇报工作的林丽成是副组长(照片4右2);主要发言者是向它捐献藏品的张元济之孙张人凤(照片5)、欧阳文彬(照片6)、徐伯昕之子徐敏(照片7)、商务厂代表(照片8)、外文书店、沈碧娟等;老局长宋原放的开场白(照片3左2)和代表局里讲话的副局长楼荣敏(照片9右1),所说的也差不多都是围绕出版博物馆的事。
这次团拜会上,还请来了许多热心出版博物馆事业的老局长、老社长、老专家和一些在任的社长、总编辑。如第二组照片,1右起:王国忠、杨涵、杨可扬。2左起:巢峰、吉少甫、欧阳文彬。3右起:丁景唐、孙家晋、任溶溶、丁言昭。4左起:宋存、郝盛潮、巢峰。5右1、2为江曾培、邹嘉骊。6右起:李国章、张瑞芷、吴新华、楼荣敏、沈家儒。7右起:杨心慈、吴智仁、江曾培、陈鸣华。8左起叶恒庆。9右起:陈达凯、何剑秋。
这次新春团拜会可以说是标志着出版博物馆的闪亮登场。
可惜的是,从登场到正式亮相的路程太过漫长。他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至今20多年过去了,还没能正式开馆。
筹建出版博物馆是孙颙当局长时定下来的,2001年就提出了动议。2003年底,他对我说,博物馆的编制很难,希望与纪念馆合在一起,让我当头,挂名,另外配一个副手去抓工作。11月19日,李新立告诉我,局党委已决定成立出版博物馆(筹),由他任组长,我和林丽成为副组长。11月28日下午,李新立与我们商议先拟一个计划。此后,在5号新大楼,拨给筹备组一间房子。
2004年6月21日,为了纪念韬奋逝世60周年,出版博物馆(筹)与中国韬奋基金会等,联合召开了三联书店老同志参加的纪念座谈会。
7月的上海书展,还在序馆里占了一个半圈。
这以后,直到我离开韬奋纪念馆,我再也没有参与出版博物馆(筹)的活动,也不知道副组长是否已经撤销。原来的《出版博物馆》内刊,列名我是编委,每期送我,还在封面上印了我的名字,甚觉可贵。从加拿大回来,上官告诉我,“上面”(没有说何人)要求拿掉了。这样,我就与它彻底没有关系了。
王金魁:无疾而终乎?期盼东山再起。
韦泱回复大道至简@王金魁:没有而终,今年将正式开馆,馆刊恢复季刊。
王金魁回复韦泱(王伟强):喜讯传来,海上佳音!有空得去参观!
剑锋:从照片中看到陶雪华老师,读大三时,在译文社实习,得到了陶老师指导,今年也要八十多岁了吧?
照片可以发三组,两组还是少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