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耒阳方言漫谈之二十五:其他几种日用品雷群明

(2024-09-28 10:00:00)
标签:

石臼。

水烟壶。

锡壶

篿箕

分类: 学术


耒阳方言漫谈之二十五:其他几种日用品雷群明

耒阳方言漫谈之二十五:其他几种日用品雷群明

耒阳方言漫谈之二十五:其他几种日用品

雷群明

记得的还有一些日用品,现在也很少见到了。如:

石臼。耒阳话叫堆宽(due-kuan”,是用一大块正方形花岗石制成的,我见到的一般约半米高,七八十厘米见方,中间是空的,上大下小,最底下约碗口大,内壁光滑。它的主要用途是春节期间“打糍粑”,耒阳话叫“斗(dou,去声)糍粑”。把蒸熟的糯米放入其中,用“斗杵(dou-qu)”击打至一定程度拿出做成糍粑。因为“斗糍粑”的动作与人体交合有某种相同之处,有时也被人拿来作类比。

水烟壶。连通的活动烟管、吸管水斗组成铜制吸烟器具。烟丝置于烟管的头上,以纸媒或火柴等点燃后,吸者从吸管吸取,烟经过水斗进入人体,据说有过滤“尼古丁”的作用。用纸卷或烟筒吸的烟叫“旱(han)烟”,据说烟丝与水烟的烟丝不同。

铁丝篮子。是一种用比较粗的铁丝织就的平底有围边圆盘状的篮子,有两组铁丝提梁,可以挂在炉火上方的铁链上,用于烘东西。记得小时候常常看到烘的是红薯干,有时提梁上还会覆盖待烘干的湿衣服。

锡壶xia-hu)。是一种锡做的壶,体积比较小,大约可容1000毫升液体。一般是在春节时温“壶酒”用,较少用来烧开水。据说它“有毒”,现在已经很少见。

篿tuan-ji)。是一种圆盘状的竹篾制品,周围有较粗的竹条编织的边,供晾晒物品之用。印象中篿有好多种,大小差别很大,最大的好像直径有一人多小的直径约四五十厘米,用的篾有粗有细,边框高低也不尽相同,有的边框高,显得深些,可以装的东西比较多,有的边框比较低,盛的东西比较少。篿主要用来晾晒食物外,还可以用双手握住两边上下,分离出谷物或豆类的轻重部分,上下簸动则可扬去其中较轻的杂物或尘土(也有人把它称为“簸箕”)。

撮箕cao-ji,是一种半圆筒状前面开口的竹制盛器,主要用来盛舀散装谷物。多数的篾制品,也有木制的。《耒阳方言研究》作有说撮箕就是簸箕的。

“苑箕”yuen-ji),有点像在篾制的撮箕两边加装一个提梁,可以并起来用钩子钩住挑起,主要用于搬运泥土等物,方便装卸。

粪箕,(fen-ji),又叫畚斗(粪投fen-tou),扫地时收集垃圾的用品,多为木制。

瓜勺gua-xio),是农家舀水的用具,以类似葫芦的一种瓜的硬壳制成,大小不等,一般一勺大概可以盛水500毫升左右。

缸笼goang-lon),其实就是一种比较大的水缸。陶瓷制品,大小不一,一般家庭里的缸笼高约1米多,直径1米左右,可以储水好几担。现在人家多用自来水,很少见到它了。

还有一些日用品现在也在用,不过叫法与普通话不同,如:

书桌或“写字台”叫“笔桌”(bi-zuo),为何叫“笔桌”?大概是突出笔的作用。因为古人用的是毛笔,在“文房四宝”中,笔特别有讲究。

杯子中有把手的一种叫“把杯”,一般是指搪瓷杯,现在不知道是否还是如此?

女红用的顶针,叫“抵针”(di-dian),我以为“抵”比较形象而确切。剪刀叫“搞剪(gao,上声zen)(《耒阳方言研究》作“铰剪”,意较胜而音不对),图章叫“章子”(dioang-zi),热水瓶叫“温壶”(wen-hu),自行车叫“单车”(dan-tie),等。

                        (2024-09-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