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耒阳方言漫谈之十五:建筑名物的特殊称呼雷群明

(2024-07-18 10:09:58)
标签:

厅屋

大厅屋

“箭眼”

“地朋”

“阶级”

分类: 学术

耒阳方言漫谈之十建筑名物的特殊称呼

雷群明

耒阳方言中,对一些东西的称呼与普通话有所不同,今天试举若干建筑名物的特殊称呼如下:

厅屋(qioang-wu)。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厅”。在我当时居住的乡下,与现代人居住的几室几厅的厅不同的是,它不是以一家人住房来计的,而是以一个村子为单位来计的,因此,多数的“厅屋”是共用的“屋”而不是“厅”。在非常时期,“厅屋”里被人占用做厨房或储物间的也常见。

大厅屋(tai,上声-qioang-wu)。它是处于村子里中心位子一个大厅堂。我小时候住的村子,大厅屋是一个有点神秘而又神圣的地方,因为他的北面墙头有一个神龛,里面供奉着本族先祖的牌位,逢年过节,大家会去祭奠。合作化以后,那儿又成了“大会堂”和“议事厅”,社员大会有时要开到深更半夜。

灶屋(zao,上声-wu,轻声)。顾名思义,它是安放有灶台的屋,应该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厨房,但其实,比较标准的灶屋还应包括柴房,里面存放有柴草或煤炭等燃料。依据条件的好坏,二者有分开的,也有混在一起的。有的大一点的灶屋也可以做餐厅,一家人可以在里面吃饭。

房子的窗户,叫“箭眼”(zen,上声-ngan,轻声)。《耒阳方言研究》作“囧眼”。有人说是由古人打仗时射箭的屏蔽物演化而来,以此证明耒阳话的古老。我当然愿意自己的家乡话越古老越好,犹如阿Q夸耀“我们先前比你阔多了”一般,但是仍然觉得没有多少科学依据。姑留作一说。

    厕所叫“东司”(dong-si),倒是古已有之的叫法,可以作为耒阳方言保存古音的一例。(这是据蟋蟀在堂提示后的改动)《耒阳方言研究》作“厕坑”,至少在我们那里,没有这种叫法。天井(ten-jiong)下面装有垃圾的坑,我们叫“淤坑”,但没有叫“厕坑”的。我们乡下的厕所一般在室外,有的是一家单独,也有的是几家相连的。都比较简陋,一般是一个大坑上面搭几块木板,供人们蹲着“方便”。到一定时候,清出去做肥料。有的在坑边还有一块地方储存草木灰等肥料。

房屋的门框下都有高约半尺的门槛,“地朋”(ti,上声-peng),

与它平行的门框边上一定有一个供猫进出的小方洞。我们丘陵地带,下雨多湿,有时山水会灌进来,有了地朋,可以抵挡一阵,堪称“朋友”。《耒阳方言研究》作“地封”,我以为,音、意都不如“地朋”好。

   房屋的楼板如果是由木匠精心装修过的,叫“炸”过,没有“炸”过的叫什么不记得了。

从外面进到房屋,一般都有台阶,叫“阶级”(gai-ji),是一级级的台阶,还是蛮科学的。只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阶级”会演变成“斗争”用的宝贝。

2024-07-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