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方言漫谈之二:“语言孤岛”耒阳话

标签:
耒阳方言“语言孤岛”“打乡西古汉语的活化石 |


耒阳方言漫谈之二:“语言孤岛”耒阳话
雷群明
耒阳位于湖南中部偏南,以前属于郴州专区,我参加高考时,耒阳没有考场,全体同学都是去郴州应试的,体检是到衡阳,可见甚是落后。后来虽然由县“升级”为市,仍然归衡阳市管。总之,耒阳很小,很“土”。但是,耒阳也小有名气,造纸的蔡伦,治县有方的庞统,三国刘备的结拜兄弟张飞,唐代诗圣杜甫等等,都是在耒阳留下事迹,给耒阳带来荣誉的名人,特别是据说创造了“耒”这种农具的神农氏也是耒阳的祖先,所以才有了耒阳。
耒阳的确有它的独特之处,就拿它的语言来说,硬是顽强地显示它与周边县市的明显不同。环绕耒阳周围县市有衡南、安仁、永兴、常宁,这些地方的话都与耒阳话大为不同,它们大都带有一种近似普通话或者湘方言的腔调,耒阳人称之为“打乡西(da-xioang-xi)”,被认为是一种“官话”、“官腔”。至于为什么叫“乡西”,甚至这两个发音应该是什么文字,我也不清楚。
奇怪的是,在四周“打乡西”的县市包围之中的耒阳人一直坚持着说一种独特的方言,耒阳人自己称为“土话”,以至于耒阳话被目为“语言孤岛”。当然,在边界处,语言的相互渗透和交融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耒阳话一直未能被同化和消灭,表现了它顽强的生命力。我当年在耒阳二中读高中,同学中有来自附近的安仁、酃县的,他们的话也属于“打乡西”之列,但在学校里则不得不“屈服”于我们耒阳话。
百度介绍称:“耒阳方言古朴、粗野,与耒牯子霸蛮的性格相得益彰。耒阳话能够独立于衡阳、郴州、永州等周边地域那种语言文化氛围,肯定有其不同凡响的历史渊源,尤其是那种语言个性的不可调和性和难于兼容性,是否可以推论出这种方言开创者内心情感中那份特立独行的性情支配了后代的人生个性?
“耒阳市辖区内的方言主要是耒阳话,其内部又有东乡口音,西乡口音以垩北乡口音。耒阳话被划为赣语,耒阳地处湖南南部,耒语里面有赣语成分,也有新湘语、老湘语、闽南语甚至粤语成分,其语言与周边县市截然不同,独树一帜,语音雄浑,有‘古汉语的活化石’之称。”
百度对耒阳方言的肯定和赞扬,我感到高兴。它提出的问题和所赋予耒阳话的理论色彩,有点高深,我难以置喙,只想本着自己的经历和认知,谈一些现象和感想,希望能对百度的“理论”概括有一点帮助。
如果耒阳方言真能胜任“古汉语的活化石”的称号,那是我们耒阳人的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