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方言漫谈之一:开篇

耒阳方言漫谈之一:开




最近,心情和身体都还可以,每天都在找一点事情做做。除了每周发一篇“老照片故事”,好像还有时间可以再做点什么,于是又想到了大学时的心愿,希望对耒阳的方言做一点整理和推广的工作。上网查了一下,看到有一本《耒阳方言研究》,不知道哪里可以买到。另外,还有不少谈耒阳方言的文章,受教之余,又觉得问题也不少,因此,觉得关于耒阳方言,还是可以有些话说,故决意把这个课题继续下去。
鉴于自己的条件和能力,已不可能对耒阳方言做系统的理论研究,只能就自己的一些经历、见闻谈一些看法和见解,因此,取名“漫谈”,以副其实,也希望能对耒阳老乡和非耒阳的朋友有一点帮助和启发作用。
耒阳话,有许多不但语音、语调等与普通话绝然不同,就是词汇、语义也有较大的差异。但是,其中最主要的是语音、语调、语词的不同,而且有时不同到了“离谱”的程度,以至于有人把“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广东人说官话”改成了“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耒阳人说普通话”,甚至说“耒阳话是中国最难的方言”。以前学《方言学》时,特别学了国际音标,就是希望能用它来比较真实地记录耒阳的方言。现在,国际音标也忘记了,再学也难,同时想到,即使再学会了,对于许多不懂它的读者也是白搭。所以决定采用音近的汉字并借用汉语拼音来稍稍弥补一下。网上不少用汉字注出的耒阳话的音,五花八门,其实有许多也是不太准的。这也难怪,因为,许多耒阳话的音是普通话里所没有的,用与普通话近似的音来注,耒阳人也许可以懂得,但是,对于非耒阳人来说,可能仍然会莫名其妙。我用来注音的汉字,尽量与普通话一致,但语音则尽量与耒阳话接近,在括号里用相同或近似的汉字加拼音说明,为的是让人看得懂,也许这个发音就是“古音”呢。很难说准确,但相信会比他们好一点。
这些文字打算在新浪博客与微信朋友圈(星期三前后)同时发表,同时会选发一点自己或家人拍的耒阳照片,不一定与所谈的内容有关,只是希望增加一点亲切感。
欢迎朋友们关注,特别欢迎研究语言的朋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