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日记#103续修《上海出版志》

分类: 退休日记 |
2011年8月19日(星期五),上午,去局里参加续修《上海出版志》(此书接宋原放主编的《出版志》,从1978到2010年)人员的会议,主编巢峰、办公室主任崔国星和出版处小许,他分的这一摊请了小郝、周舜培和我参加,大家议论了体例、分工等,要我负责大事记部分。中午小许请客,巢和崔没去,我们4个人要了一个小包房,最低消费要1200元,我们都觉得太贵。但是小许说,现在外面官员们吃饭都是800元、1000元一人,我们贵什么!我真是不领市面。其实,除了一条鱼和一份大乌参,好像也没有吃什么好东西,大概全给饭店赚去了。
席间,小郝他们谈了18日开幕的上海书展一些事情,据说第一天的论坛易中天的发言说读书无用,开卷有益,最后说,最没有本事的人放到出版,希望“贵党”如何如何,当场使得新闻出版署和上海市(从今年开始,上海书展已升格为全国性的,由署与市政府主办了)的官员不高兴。谈到我的日记,他们都认为“逝者如斯”太文,不如叫“大雷日记”好。不过,我觉得它不能概括学校期间的东西,还是不改的好。
饭后,我与小许同车去交通大学出版社参加他们的《张元济年谱长编》的发行式(是张天慰来电话邀请的,说是小许要求的)。桂晓风、焦扬也去了并且讲话。熟人有不少,施宣圆特地过来与我谈了一会,对于当时柳没有继续出版他主编的文化之谜仍然表示不满,称之为“阿乌”。另外,对于交通大学出版社这次只发一部书而没有交通卡也表示了不满,认为太小气。我觉得无所谓。走时,我告诉张天蔚,帮汪耀华拿了一套书。
8月20日(星期六),今天,把两本日记的校样都处理了,文字不打算细看了。我相信发稿前已经看得比较仔细了,再说反正还不是正式出版,即使留下些小问题也不大。否则我时间来不及了。剩下的时间又清理了一些信件和零碎的东西,终于找出了《假如我死了》的诗稿,并且立即录入电脑,打算补入日记。另外,也想找些照片加进去。可怜那时没有照相机,仅有的几张照片既小,又都是家人的,与别人的照片少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