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退休日记#63—写学林史话(2010-12-16~12-20)

(2022-03-30 10:42:21)
标签:

学林史话

引进与输出

分类: 退休日记

          退休日记#63—写学林史话(2010-12-16~12-20)

    【本来附有学林史话第12篇的全文,网管说有敏感词,只好删去大部、抱歉】

2010年12月16日(星期四)~17日(星期五),继续写史话。

  12月18日(星期六),今天下午,娣与郑小瑛要去市里一个地方参加一个华人社团的表演,是一个越剧节目。娣扮小生,要我去拍照录像。结果,被那里的主持人发现,要我为他们录全部节目,由于内存不够,只能尽力而为。

  12月19日(星期日),今天,基本完成了学林史话第12篇,有6000多字,也差不多了。看免费报刊。

  12月20日(星期一),上午又下了大雪,但是气温比较高,未能积起来。尧去社区中心做义工,因为它今天开始关门到3号,让他们去打扫卫生。我把史话又看了一遍,略改后发出,算是了却一个任务。

    附:学林史话第12篇学林史话(十二)

                                   引进与输出                                     1992年我参加香港书展,访问香港中华书局时,它的负责人钟洁雄女士说,他们社里把编辑分成三块:初版、重版、引进版,各占三分之一。当时,我大受启发,觉得能把国外一些好的学术著作引进来,确实是一桩费力小、效益大的好事。因为,一般来讲,引进的书可以挑选国外那些经过时间和读者考验的比较成熟的东西,只要把它翻译过来就行,较之我们自己组稿应该轻松许多而且容易受到读者欢迎。我表示,有可能的话,我们也要在引进方面多花些力气。1994年底我提出一个规划,希望每年引进版权的书能够占全社出版总数的5%左右。与香港中华书局比,这已是一个很低的比例,但惭愧的是,我们连这个目标也没能达到。

其实,引进国外著作,严格来说并不是“学林”的任务,而且,“学林”也的确并不太具备这方面的条件,特别是缺乏必要的版权贸易机构和精通外文的编辑人才。不过,由于各种原因,我们还是出版了一些颇有影响的翻译著作。在我供职“学林”的20多年中,我们出版的引进国外著作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

(载《出版史料》2011年第1期(新总第37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