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药言
(2018-04-03 17:53:20)
标签:
德润内丹黄老思想庄子文化 |
分类: 习经悟道 |
庄子,是黄老一脉大道绝学的重要传承者。
庄子的特点:借寓言以传道,于恣意汪洋的语境中妙演上古圣贤的大道智慧,传递坐忘、心斋、朝彻、见独的修真要旨,实为黄老丹道之“教外别传”。
庄子的境界,可谓游于逍遥,论以齐物,超乎象外,得其环中。其德“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其乐“死生无变于己”,
以下辑录的,是《庄子.内篇》中修真药言,还望诸君不忘先贤“得象忘言,得意忘象”之教,于言于象之外,别下一番功夫。
逍遥游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反。彼于至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齐物论
今者吾丧我,女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
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为使。
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使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
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惟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
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
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
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
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
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养生主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天年。
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矣。
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人间世
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
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二,义也。
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传其常情,无传其溢言,则几乎全。
克核太至,则必有不肖之心应之,而不知其然也。
无迁令,无劝成,过度益也。
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
戒之,慎之,正女身哉!形莫若就,心莫若和。
戒之,慎之!积伐而美者以犯之,几矣。
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
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
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夭于斧斤,此材之患也。
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临人以德!殆乎殆乎,画地而趋!迷阳迷阳,无伤吾行!吾行卻曲,无伤吾足!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德充符
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
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
夫保始之征,不惧之实。
彼且蕲以諔诡幻怪之名闻,不知至人之以是为桎梏邪?
天刑之,安可解!
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
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故圣人有所游,而知为孽,约为胶,德为接,工为商。圣人不谋,恶用知?不斫,恶用胶?无丧,恶用德?不货,恶用商?四者,天鬻也。天鬻者,天食也。即受食于天,又恶用人!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群于人,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眇乎小哉,所以属于人也!謷乎大哉,独成其天!
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
大宗师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
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也若此。
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訢,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在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
古之真人,其状义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与乎其觚而不坚也,张乎其虚而不华也。
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
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遁而皆存。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吾犹守而告之,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
闻诸副墨之子,副墨之子闻诸洛诵之孙,洛诵之孙闻之瞻明,瞻明闻之聂许,聂许闻之需役,需役闻之於讴,於讴闻之玄冥,玄冥闻之参寥,参寥闻之疑始。
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县解也,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结之。
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假于异物,托于同体。忘其肝胆,遗其耳目。反覆终始,不知端倪。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
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
虀万物而不为义,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此所游已。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应帝王
有虞氏不及泰氏。有虞氏,其犹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于非人。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而未始入于非人。
夫圣人之治也,治外乎?正而后行,确乎能其事者而已矣。
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圹埌之野。
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
于事无与亲,雕琢复朴,块然独以其形立。纷而封戎,一以是终。
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