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行】西坡天池

标签:
旅游 |
分类: 道看图说 |
长白山行(西坡天池)
游长白山,想热闹去北坡,因为那是最早开发的景区,想清静去西坡,因为西坡是刚开发的景区,而且能够完整地观看天池的全貌。
长白山位于欧亚大陆东端、吉林省东南部,地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白山地区境内,在安图、抚松、长白三县境内,因其主峰白头山多白色浮石与积雪而得名。长白山史称“不咸山”,神山之意,是东北海拔最高、喷口最大的火山体,是我国与五岳齐名的十大名山之一,是中朝两国的界山、国家 5A级风景区、关东第一山,也是关东各族人民世代繁衍生息的摇篮、东三省地区的生态屏障、满族的发祥地,清朝时期定它为圣地。长白山形成约有200万年,据史料记载,从十六世纪以来曾有过三次喷发。由于长白山独特的地理构造,其景观也绮丽迷人,30多处景观,处处秀丽诱人,驰名中外,登上群峰之冠,可谓“一览众山小”,令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由于山地地形垂直变化的影响,长白山从山脚到山顶,随着高度的增加形成了由温带到寒带的4个景观带,这种自然多彩的垂直景观带在世界上是罕见的,“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气候变幻莫测,标有台阶数的登顶之路)
8月8日,我们开始从西坡登长白山。据说从西坡登山可以更好地领略长白山的天工、博大和神奇;更好地欣赏大自然这个无所不能的造物主送给我们人类的惊天地骇鬼神的杰作;更好地受到长白山博大精深的文化对您的熏陶,受到大自然的洗礼——观山奇山险,看水美水秀,望云卷云舒,荣损皆忘,崇辱不惊,心旷神怡,全身心地投入到大自然的造化之中。
从景区大门乘车到西坡脚下,因为是火山灰地貌,无法修建缆车,须由自己独立登顶。从停车场到山顶,一共有1447级台阶,对于爱好登山的驴友来讲,什么喘气坡之类的台阶根本不算什么。我就是一口气上去的,特别是最后的一百多级台阶,因看到云雾直扑山顶,担心看不到天池,就学刘翔搞最后的冲剌,一脚踢翻了跨栏跑上去的。都说天池难得一见,我们一定是人气大爆发了,在山下还是云雾迷漫,而在山顶的几十分钟里,天池始终呈现在我们眼前,虽然偶尔也有云雾,但也是转瞬即逝。天池湖面海拔2194米,是国内最高的高山湖泊,以世界海拔最高的火山口湖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天池南北长4.4公里,东西宽3.37公里,面积9.8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04米,最深处373米。晴日湖水湛蓝,微微涟漪,阴天则水雾蒙蒙,清浪拍岸。长白山天池还是松花江源头、水质清澈,犹如一面晶莹剔透的镜子,湖面成蓝宝石色,倒影着朵朵白云,宛如到了仙境。
长白山天池以西有一条长达十多公里的大断裂带从梯云峰开始向下延伸,横腰截断了上山的通道,这条断裂带就是梯子河。由于河道陡峭,阶梯式地形成落差,犹如梯子迭落,所以叫做梯子河,又叫大梯子河、地下暗河、一线天、猎物河。还有一条与它相似但比它小的河,叫小梯子河。梯子河河道狭窄,宽处有三米多,最窄的地方一步便可跨过去。上面布满了山藤、野草、朽木和枯枝,遮掩得不容易看出来。梯子河悬崖直立,最深处达三十米,平均十多米,从上往下看,阴冷森严,不寒而栗。河水流急,声震石壁,二、三里外便可听见隆隆声响,发出震耳般的轰鸣。
长白山天池梯云峰下的几条河流,北锦江、南锦江、桦皮河、秃尾巴河,长达几十公里,水流湍急,白练跌涛。两岸则是悬崖峭壁,岩林耸立,形成了狭长深隧的深谷,这就是近几年被发现的锦江大峡谷。
大峡谷地貌的形成,主要是幛谷和隘谷,使得深谷两侧的谷坡非常陡峭,近于直立。寒冻风化的重力作用形成了峡谷中的冰缘岩柱这一天崩地裂、风剥雨蚀的自然景观,雄伟浑壮,多姿多彩。峡谷中有多少激流险滩,地下暗河,岩中石洞,隐藏着多少奇花异物,有没有人在此居住,这些都尚未探明,成为神奇之处。
(陡立如削)
大峡谷中还有许多奇怪的现象令人费解。在对岸那陡立如削的峭壁上,竟然有一行之字形的脚印,非常均匀,深深地嵌刻在岩石上,虽然经过千百年冰冻风化,但仍然清晰可见,这个脚印被称为峡谷一奇,峡谷一谜。是天然巧成,还是人工所为?大峡谷既宽又深且陡,不小心掉下去摔不死也得骨折。长白山的野兽每年夏季从此通过上山避暑,秋季天冷又从此返回山下密林,它们是怎样通过这个天堑的?难道会插翅而飞、土遁而过?大峡谷以其奇特的地势和岩林,引出了许多古怪离奇的景象来,成为有待探讨的峡谷之谜。
长白山是世界上森林景观保存最完整、生长最良好的原始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从山麓到山顶,在几十公里的水平距离内,随着海拔的增高,层次分明地呈现出从北温带到北极圈几千公里的自然景色,“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地球北半球名山中极为罕见的现象。由长白山这类结构群组成的火山锥体、山麓倾斜高原和熔岩台地三大地貌种类,及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岳桦林带、高山苔原带5个植物垂直分布带组成的自然面貌,为世界其它名山所不能替代。而在长白山西坡,这5个植物垂直分布带则表现得最为明显,您只须走上几步之遥,便可领略从温带到极地中间每个层次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