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牌VVVIP表法(四十八)信仰的萌芽

(2019-05-28 18:11:37)
分类: 佛学文章

金牌VVVIP表法(四十八)信仰的萌芽

我小的时候人们生活压力不算太大,精神也比较健康,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比现在单纯很多很多。邻里之间也不像现在般的陌路,过年很有年味,虽然不像现在的物质条件充足,但总会有个盼头和目标,感觉人们的幸福指数要比现在高。那时候朴实的人民心中的信仰还是共产主义、还是毛主席思想,大都是无神论,唯物主义者吧。

记忆中我认识法界神明、妖魔鬼怪还是从87版的西游记中开蒙的。第一次看的时候我还上幼儿园呢,一个小屁孩儿,也看不懂什么意思,是我爸爸一边给我解说,我一边看的。我从第一集就深深爱上这部剧了,以至后来我铁粉该剧几十年哦。由于当时我特别特别喜欢这部剧,家里就给我买了很多周边玩意,记忆最深刻的是该剧人物剧照的扑克牌。(也不知当年我爹从哪给我淘来的,太经典了)这幅扑克牌是按人物的能力高低分花色的,大王是如来佛祖,小王是观音菩萨,美猴王是红桃3……做的可是生动形象呢。

那时候我天天看不腻这一张张的剧照人物,电视剧重播几遍我就看几遍。可能也是从那时候起,我的神识中就有了佛菩萨的概念,有了妖魔鬼神的印象;有了正义与邪恶的对立,有了善恶与美丑的辨别……

我很喜欢看天上神仙、西方佛菩萨的桥段,不喜欢血腥与黑暗,看到美好的画面会有亲切的感觉,同时还特别向往着身临其境去探究一翻。如果问我剧中最喜欢的人物是谁,那必须得是观音菩萨!

我今生神识中第一尊观音菩萨的法身形象就是白衣观音,虽然多年后我家里为我请了红衣观音的法身圣像,但我神识深处的菩萨、梦里传法的菩萨、心中依恋的菩萨,乃至出堂报号时为我遍洒甘露的菩萨都是白衣观音的圣像法身……

从我今生见到菩萨圣像的第一眼起,我就深深的感觉到我与菩萨有大因缘。菩萨是我的依恋、是我信仰的明灯、是我命中逢凶化吉遇难成祥的那位天乙贵人……

我在《投胎后我依然活着》的文章里表达过我的心情,那只是一个片段吧,我从有记忆到现在,感觉这位法界恩师一直没有放弃过我,似乎时时都在我身边,每一世的托付与牵挂可能只有受过恩泽的当事人才会有触及神识的感发。也许一些旁观者会觉得我在这吹牛逼,没关系,我挺能理解路人的心情,如果与我有相似境遇的同修们,可能也会懂得我在这里要表达怎样一种情感吧。

接着讲我小时候的故事,我看了《西游记》,心中的信仰也就有了初步的形成,有了忌惮和敬畏。我小时候胆子很小,有了这样的忌惮就更不敢故意做错事情,生怕自己被鬼抓走,被妖精吃掉……从小我就是个完蛋玩意儿,看不得好人遭罪受委屈,同情心泛滥。我妈说我心软,是好事,但他们不明白的是,我为啥心软,随谁呢?哈哈哈(此处得有省略了)

大概也是在那个时候吧,我在现实生活中第一次接触到了观音菩萨的圣像。是我爸爸结缘回家里的,一张观音菩萨骑龙显圣的照片。(师父,你看到这里似不似感觉“这不是巧了么”)这张经典的照片大概是我六岁的时候看到的,后来的岁月里越来越多的这版照片在网上和现实生活中流传着。小时候的我看到照片时感觉,原来神话剧都是真的啊?世界上真的有龙啊?(看到这句,师父得笑话死我了吧?)

那时候我爹就教育我,看神佛的照片圣像要恭敬,摸照片之前要洗手,于是乎我每次都毕恭毕敬的,丝毫不敢怠慢。那张圣像也一直在我家里珍藏。

再后来我刚上学吧,我爹又结缘回来一张阿弥陀佛的圣像照片。貌似那时候起,我爹就有了信仰了。这张圣像请回来之后,最开始我爹爹就把他供养起来了,每天会换一杯干净的水。我家佛堂的雏形也由此开始搭建了。那时候我还不认识阿弥陀佛的法相,也不知道阿弥陀佛是何方神圣,就知道是位佛,能保佑我的。

小时候我很天真,期末考试前我都会主动给在佛像前祷告磕头,求佛保佑我考出好成绩。再后来我就慢慢的接触到了六字真言、《灵感观世音》的赞子、《地藏菩萨本愿经》的故事录卡带版、接触了我今生会持的第一个咒子《准提神咒》……

如果有人问我你一个小屁孩听得懂么?学得会么?我今天如实的回答吧,我不是神童,没有什么天生的灵感。我接触这些经典法集主要是家庭环境熏陶,我父亲那时候已经信佛了,没过几年他就是皈依的居士了,我母亲后来也在机缘巧合下皈依佛门了。我成长的过程刚好是我父亲正信精进的时候,所以我信仰的形成很大的程度是来自我的家庭的启蒙。

有人会问了,能生长在这样的家庭也是累生累世的因缘吧,得闻佛法皆是过去世积累的善果福报。今天,以我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我肯定的是“得闻佛法确实是累生累世的福报积累”!

我小时候初闻佛法的时候也是只闻其声,不解其意。只觉得佛乐悦耳动听,使人心旷神怡。听过了就特别想学会,特别想记住,就是不自觉地心生欢喜。也许是小时候记忆力好,也许是故事的内容确实生动,在几十年后,经历了风雨的我再闻佛法的时候,儿时那些记忆就像数据库里的数据被一条一条的调动出来了,特别是《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内容,我第一次读经的时候,儿时卡带里的故事和经书中故事完全吻合,那些画面一下子就浮现在我脑海里。太殊胜的一种教学了,太多的惊喜和意外,不同的载体,不同的时空,不同的心境下一部神圣经典的不同侧面组合到了一起,展现在我面前。

多年后我在马路上,耳机里再次响起准提神咒的梵音,让我不顾一切的泪流满面。多年后,我再唱起《观世音灵感歌》的时候,仿佛,我已是两世为人了……

胡二勇(注阅)

欢喜自在堂

公元2019年5月28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