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爆脾气哪里来的?(抽动症孩子爸爸的分享
(2017-08-23 07:33:55)
标签:
爆脾气抽动症教育陪伴 |
分类: 亲子教育 |
海夫人:今天开始分享沐浴阳光11群一个抽动症孩子爸爸的心路历程,他的经历,如何做出转变,转变后的收获等等。
鹏爸:我家情况,常年以说教的方式磨叽孩子,如果孩子不听话恐吓的话就来了,有时甚至是打骂,如果你们家也这样那么请看看以下对不对。
孩子有抽动症后,我才意识到孩子的火气为什么会这么大,动不动就发火,很小的事情就会生气,怎么说也说不听,家长越是追问你怎么了,能不能不哭,能不能好好说,反而孩子越厉害,如果不马上回答孩子,保持沉默,孩子很可能会发火,甚至骂人或打人(孩子好像在泄愤)。
事实上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简单来说就是当家长终于明白症状是由于家长不正确的育儿方式造成的以后,很多家长马上变的不敢说孩子了,事事纵容、包办,家长变成了一个矛盾体由原来的事事有要求,变成了事事无原则(不该磨叽的一件没少唠叨,生活小事、该管的全部放手,却全都不管了)。
以往孩子有情绪家长会直接打压孩子不许哭,恐吓制止孩子发脾气,讲白点就是暴力压制。
而现在不打压孩子的情绪了。当遇到不公平或是孩子认为家长做的不对的事情的时候,孩子变的有坏情绪了,家长倒是不打压孩子,但这时孩子只会用发火,扔东西,骂人,以死相胁,打骂家长。因为这是孩子在以住的遇事经历中从家长身上学到的,家长要求孩子而发火,扔孩子玩具,骂孩子,家长说太累都不想活了,打孩子等等行为来释放他们的情绪。
如何让孩子每天当中减少因事情而变的有情绪?怎么解决问题?
一、家长权衡利弊,当没能力拒绝孩子的要求时,一定第一时间满足。最怕就是家长先说不行,孩子哭闹了又允许了。(问题没有解决反而造成了孩子有情绪,得不偿失。)
二、每天尽力减少在穿衣、吃饭、洗脸、刷牙、睡觉等生活小事上产生情绪,多数家长还会因为这样的事而让孩子变的有情绪。一个月每天都少吃一顿也饿不死,每天晚上都12点睡也不会影响孩子多少。但因为这些事情长时间让孩子情绪上有波动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尤其睡前生气。家长权衡。
三、和孩子交流认真听孩子说话,你的心不在焉的回答都可能让孩子有情绪,因为原来他不被重视,老被压抑。现在他反抗了,因为家长不会打骂他了。孩子不像大人处事圆滑,孩子说话直接简单。孩子会问爸爸桃子甜不甜,我的回答是还可以,鉴于两者之间。在大人听起来没什么。但对于简单的孩子来说你没有正面的回答问题。孩子还会问甜不甜。家长只要回答甜就可以了。这都是孩子可能有情绪的原因。
四、遇事提前问孩子,尊重孩子。孩子很讲诚信,不管什么事情只要答应孩子的哪怕家长忘记了没有兑现孩子都会有情绪,或是说好的事情变了更会有情绪。
海夫人:感谢鹏爸的分享,一个爸爸能做到如此,不因为别的,就是因为爱。爸爸确实用心思考,反思并反省了,对需要做出调整的地方,坚决努力的自我调整,要求孩子的时候先要求自己。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让自己更好的成长。
好脾期 :
鹏爸确实做得很好,在群里经常帮着别的妥妥父母解决问题。
欢迎关注公众微信号:HFRCDWX
海夫人新书《爱是最好的良方》青岛出版社出版,当当,亚马逊,京东,淘宝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