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抽动症孩子的开学季

(2016-09-02 13:32:59)
标签:

抽动症

开学

适应

环境

分类: 海夫人点评

       开学了,无论是幼儿园,小学还是初中的孩子,尤其我们敏感的抽动症孩子,会有一些不适应,需要接受适应新环境,接受重新步入学校,进行规律化生活的挑战。
         下面来看看,孩子们的反应以及家长们的表现。

一、幼儿园的第一天
广东-谈谈-3-男 :我今天送儿子去幼儿园看到几个妈妈和奶奶在那哭,真不知道说啥。家长都在门口弄得跟生离死别一样,加重孩子的不安全感,能让里面的孩子不哭吗?越是这样越应该淡定的让孩子知道,上学是件很正常的事情,跟妈妈要上班一样。告诉孩子妈妈会准时来接他的,转身把剩下的事交给老师就好了。
深圳-8岁(多多):第一天上幼儿园可以理解
广东-谈谈-3-男 :孩子哭我能理解,家长站在那跟着哭,心情我能理解,只是这种作法真不可取。家长会时园长也跟大家说了,希望家长能配合老师送孩子过去后,转身离开不要停留,这要会加重孩子的情绪和老师的工作。其实刚开始哭的孩子还是没几个都被玩具吸引了,结果家长一哭,里面在哭的娃哭得更惨,带动了其他孩子的情绪,不哭的也跟着哭了,不知道发生了啥事,感觉就害怕起来。
安徽-淡然-8岁男 :孩子的情绪就是家长的情绪,我家宝在上小小班时就很适应,课间他还跑到园长室跟园长聊天,他之所以这么大胆是因为报名时我带他去了的,我跟园长的友好互动增加了孩子对园长的亲切感.再加上我在入园前跟他描绘幼儿园的各种美好.所以孩子很享受幼儿园生活.

          第一天上幼儿园,本来是好事,因为第一天步入幼儿园意味着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个小小的里程碑,孩子将离开家的温暖怀抱,去到一个有趣并且有益的集体环境中,在这个集体环境中更进一步的成长,学习了解并探索世界。
         父母对孩子的爱,不是一直占有,一直亲密不分离的,父母的爱本身就是逐渐放手的过程,这个过程就从爸爸妈妈愉快的第一次送孩子上幼儿园,高高兴兴的对孩子说:“。。。再见”,然后看着孩子的小身影融入更多的同龄孩子中,他会快乐积极的面对人生中第一场小小的适应和考验。

 

来看一个家长向年轻老师求助的过程
 老鱼 : 这几天我一直很焦虑,孩子要上大班了,可是一听说要开学了,就开始抗拒,眨眼吸肚子频繁,可是也不能不上学呀!硬着头皮给老师介绍了情况,没想到二十岁的老师好可爱呀!今天星期天,专门让我带着孩子,来幼儿园和孩子互动了一上午。偌大的幼儿园除了保安就剩我和孩子还有老师。和孩子玩玩具,滑滑梯,踢球!从最初进门时撕心裂肺的哭喊,到后来玩的那么开心,我舒心多了,感谢年较的老师,连瓶饮料都不肯喝。儿子答应老师,明天早早的来上学,并且会给教室带一盆花。 通过这件事,我认为如果还是有症状,还是和老师沟通一下!大多数老师还是很配合的!

         真是一个好老师,这个老师无疑就是天使。 如果家长实在担心孩子,尤其我们敏感的抽动症孩子适应需要契机,需要一点帮助,那么可以事先和老师多沟通,有了老师的帮助,孩子融入环境的过程会顺当些。我们要相信老师,更要相信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孩子棒棒哒,非常勇敢并且自信。

 

二、小学的开学季
        先来看看一个抽动症孩子妈妈写给老师的信。
一个抽动症孩子妈妈写给老师的信

》》》老师:
            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花时间来阅读我的信件!
             我家孩子名字叫&&&,近期被诊断有抽动症,医学名叫妥瑞症,曾经有个感动很多人的电影《叫我第一名》主人公就是这样的症状。有关这个症状的更多描述在以下链接里也可阅读到。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648726621_0_1.html(海夫人的博客)
           抽动症仅仅是一种症状,身体的某个部位或者几个部位、间断性的或者频繁性的抽动;它是孩子幼龄期间,心灵受到伤害后身体表现出来的一种症状;它不是一种病,孩子本身的心智和身体都是健康的,对周围人除了视觉上的不雅以外,没有其他任何伤害;它没有药物可以治疗,它只需要一种东西,就是爱,靠爱来接纳、抚慰、宣导,在孩子成年之前让它慢慢消失。
           我咨询过医院里的心理医生,医生给出了慢慢让孩子恢复正常的意见。总结性的意见:让孩子全身心放松。三点详细意见:一)家庭环境的改善、二)周围环境的疏导配合、三)孩子自身心力及体质的提高。
          有关第一项,我真的很感谢孩子这么小就抽动了,如果是青春期,我们将无法挽回。通过这面镜子,让我及我的家人有机会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我的原生家庭里面,有个脾气非常暴躁的父亲,我的骨子里很完整的继承了这一点。我与我先生结合之后,有了第一个孩子&&&。为了照顾孩子,我父母常住在我家。日常行为里,因为琐事,经常出现我父亲大吼大叫争吵或者我与我先生之间经常吵架的现象;在孩子教育方面,我也一直很强势的要求她,也有动手打的现象。这一系列事情,对于孩子来说也许是个灾难。孩子从小体弱多病,属于天生敏感的乖巧小女生,在一次次家庭战争中,她一次次惊恐的背后肯定隐藏着许多无法释放的不良情绪,身心持续处于紧张状态。
          两年前,我们家又多了个老二 。老二两岁后,会走会语言表达,自然会要求大人配合许多要求。无形之中,大人陪伴子萱的时间也被分割了一半甚至更多给了老二。另外老二也很强势,经常争抢姐姐的东西,大人自然会叫大的让着小的,最后经常是姐姐急哭结束。两个孩子之间,我们没有做好正确的引导,应该让孩子无形之中产生了很多焦虑吧。
         长期不良情绪的积累加上焦虑,孩子因为小,心结得不到及时疏导,无法用语言很好表达,累积所致,身体给出了应激反应,不由自主地,她无法控制的症状------抽动症出现了。
          症状越早大爆发,我们做父母的会越早意识到问题所在,越早改变自己和家庭环境,越早把握住帮助孩子走出心理阴影的机会,让孩子越快康复。
          有关第二项,开学后,孩子白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她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对境(别人盯着看,好奇的询问、甚至嘲笑等等),有善意的也有非善意的。不管是哪一种,应该对她来说,都会增加心理负担吧。如果周围的人能够把她依旧当作以前的&&&对待,接纳她,不去关注她控制不住的身体动作,不去问,不去提醒,孩子应该会比较自在轻松。当然,她的同学因为也都是孩子,是无法懂太多大道理的,孩子的这个症状,也不可能让他们完全无视。只能寄希望于孩子自身增强心力,勇敢面对接下来的可能会发生的场面。最好能够尽快减轻症状,减少关注度。
         有关第三项,孩子渐渐大了,她也会慢慢懂很多事,其实她自己也意识到自己现在这个样子不是太好看,心里有些压力了。我跟她说,
         1)这是抽动症,暂时的有一个小魔兽在你身体里乱跳,你不要想着如何去控制,越想控制它就越动的厉害,你只有顺其自然,漠视它,随它去,慢慢的它就觉得没意思,离开你的身体。
         2)孩子你没有病,是妈妈病了,妈妈需要吃药,妈妈病好了,你就会好的。我们一起起努力好不好。所以我们一起做好几个事好不好:一)小魔兽最喜欢人发火生气了,妈妈和子萱以后都不发火不生气;二)为了打败小魔兽,首先你得好好吃饭,好好锻炼身体;三)小魔兽最怕勇敢的人,我们一起做勇敢的人,例如:勇敢的去做以前不敢做的事情,上课要勇敢的举手回答问题,勇敢的看着听着小朋友对你的好奇。。。。。。。。,如果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都要跟妈妈讲,因为妈妈有魔法,会达成你的所有心愿。诸如此类的心理宣导。
          庆幸的就是孩子还小,有些事情还是可以连哄带骗的让她相信,让她配合去做一些心理的调节,以便达成提高自信心,增强心力,渐渐减轻抽动症的症状乃至于完全摆脱。
          非常感谢老师百忙之中来听我说这些琐碎的事情,以后的日子里,能否堂皇的拜托老师平静接纳、适时肯定、适当鼓励孩子呢?当然该批评的时候一样需要批评,完全把她当作正常的孩子教育。这是在帮助孩子,帮助我们全家,真的是万分感谢!!!

                                                                                                               

                                                                                 &&&妈妈
                                                                              2016年9月1日

 

         妈妈非常用心 ,对于刚确诊为抽动症的孩子考虑周全,妈妈的心态调整的不错,做法也挺好,只是给老师的信内容稍微显得有些繁琐,如果能再精炼些,着重只谈老师那部分的内容和孩子学校的表现和需要的帮助和鼓励更好。至于在家庭中如何做如何努力,属于家长的内容简单提到就好, 一个班级学生众多,老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老师能够接纳、帮助并鼓励孩子作用就非常大了。

 

来看看另一个妈妈如何面对孩子对于开学的焦虑情绪
 闽-稻草人-11岁男:孩子面对开学还是有焦虑,开学前一周就各种不舒服,31号注册,30号晚上情绪越来越大,各种不舒服,闹,我控制着自己,没有被他的情绪带着走,而是想办法让他舒服,让他开心,陪他打牌,问他担心什么,给他开导,闹到后来,孩子突然和我说:妈,我真高兴你能这样对我。我这么不高兴,这么闹,你却没有吼我,不像围裙妈妈,想着各种招来对付大头儿子不上学。那一刻,真庆幸自己坚持下来了。很高兴,自己能坚持以平静的心态面对孩子的闹。其实孩子一路都在观察着你的反应。观察着你对他情绪的接纳程度。你做到了,孩子就能感受得到的。加油!

         孩子是家长的镜子这话真是一点没错,家长如果始终能以平静的心态,温和有力量的态度面对孩子的闹,孩子的情绪,也就是家长充分接纳了孩子的恶劣情绪,然后再回报温和的正力量给孩子,如此你就是在帮孩子疗伤,在积极帮助并引导孩子。
        如果孩子焦虑,闹,家长的表现和反应是更加的焦虑,如此孩子只会更甚。
        家长首先接纳孩子的状态,不要否定孩子的表现,然后温和的保持淡定,温和但是有力量,家长坚持自己的想法的时候,温和有力量,不带着激烈的负面情绪就好。最终面对情况的是孩子自己,所以我们不打扰孩子,鼓励孩子,给与孩子温柔和温和的力量。孩子的成长属于自己,需要自己面对并迈开步子。

       

        在这个开学季,让我们好好陪伴、鼓励孩子,做好接纳、沟通、理解、帮助孩子适应新环境和孩子一起成长,让孩子感受到幸福和爱,勇敢与坚强。

 


                                                                                                        

 

                                                                           海夫人QQ615739433
                                                                               2016年9月2日

 

欢迎关注公众微信号:HFRCDWX
欢迎关注青岛海夫人优酷视频:
http://i.youku.com/i/UMzI5OTk1OTI5Mg==
欢迎关注海夫人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aifure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