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面对抽动症孩子的哭泣

(2016-08-14 23:26:02)
标签:

海夫人

哭泣

抽动症

情感表达

分类: 海夫人点评

 轩轩:海夫人我孩子每天中午会大哭一场不管什么原因,哭完了他也就好好的了,我该怎么办,就让他每天哭吧?症状到时看不见,那哭也属于情绪发泄吗?

        我的孩子出生后很长一段时间会夜夜啼哭,基本每晚都如此,这些我曾经在《抽动症孩子入睡困难怎么办?》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5925d0101fj6y.html中表达过,       
“在孩子的预产期尚未到来的时候,在医生的建议下,孩子是在打了催产针的情况下催促着来到这个世界,这是一个极其错误违背自然规律的举动!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违背自然的举动必然要接受自然的惩罚!还有就是孩子出生后家庭矛盾我错误的对待孩子,导致孩子的内心受到极大创伤!” 因为出生时的干扰和出生后我对孩子的伤害导致孩子身心受影响,所以孩子用了最本能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哭。夜晚的哭泣尤其能表达孩子不舒适的身心状态,有点遗憾,那个时候我是一个年轻且无知的妈妈,并不懂得怎样温柔的善待孩子的哭泣,我和很多浮躁的家长一样,对孩子的哭泣充满焦虑和烦躁情绪。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当孩子哭的时候,是因为他需要。
        如果孩子年幼无法通过言语或者其他方式表达自己,唯一可以借助的就是哭泣。一个婴儿表达自己饿了,渴了或者不舒服所用的方式就是哭泣,希望通过哭泣被家长看到,被理解,被重视。
       当孩子哭泣的时候,家长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及时做出回应,这个回应表达的就是:“宝宝,妈妈看见你难受、伤心(或者愤怒),你在哭泣。”,家长可以拥抱并抚摸孩子,用身体语言、情感方式安慰孩子,家长只需要做出回应,然后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应对方法。
        最重要的是回应,就是需要让孩子知道,“我看见你在哭”,看见就是互动,看见就是爱,本质互动的重要性大过了哭泣本身,哭泣本身是表达,需要得到回应,当互动已经产生和具备了,哭泣的引导作用就已经完成。如果这个时候孩子需要的是一个拥抱,那就给孩子一个最大最温暖的拥抱;如果孩子这个时候是身体部位不舒服,比如哪里受伤受损,那么安慰孩子并积极医治;如果这个时候孩子仅仅只是需要哭,需要宣泄,那可以任由孩子哭个够,家长耐心陪伴就好。
        最忌讳的就是看见孩子哭后拼命阻止,一味阻止,家长看见孩子哭就开始用一切方法和手段阻止孩子哭,家长仅仅只是阻止并不查明原因或者了解内情,家长的过度反应会误导孩子对哭泣这最自然最本能表达方式的理解,哭泣本来是孩子需要的时候会有的情感表达方式,哭是孩子最天然的语言,在家长不惜一切代价想要阻止孩子哭泣的时候,哭泣慢慢会演变成孩子想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孩子会知道只要他大哭大闹会引来关注,孩子知道只要他大哭大闹家长就会没有原则的妥协、退让。

 

为什么家长会看不得孩子哭?
       比如本文开头的家长:“海夫人我孩子每天中午会大哭一场不管什么原因,哭完了他也就好好的了,我该怎么办,就让他每天哭吧?症状到时看不见,那哭也属于情绪发泄吗?”
       家长甚至质疑:“那哭也属于情绪发泄吗?”。
       我想知道这位家长在极度伤心的时候是否会哭?我们成年人表达宣泄自己情绪情感的方式比孩子多,我们可以通过说,通过运动,通过哭泣,通过过度抽烟、喝酒,通过娱乐甚至放纵自己来达到释放和宣泄的目的。
       孩子的表达方式相对单一些,尤其对越小的孩子,表达方式越单一,比如婴儿,唯一的方式就是哭泣,用哭泣表达一切的不满意和不舒适感。
       “海夫人我孩子每天中午会大哭一场不管什么原因,哭完了他也就好好的了”,这个孩子每天中午会大哭一场,哭完就好好的,为什么会这样?很简单,孩子需要。父母自身的不足以有质量的陪伴和回应成长中的孩子,那些累积的情绪和隐含的信息,或者身体上某种无法明言的感受(尤其对抽动症孩子这样的感受通常比较多)只有通过哭泣的方式宣泄表达,在父母没有能力看见孩子,看见孩子的问题时,孩子自身会有自我防御和自我修复的能力,对年幼的孩子哭泣便是这最基本的自助方式。
        当家长没有能力看见孩子,看见问题的时候,家长就会看不得孩子哭,孩子的哭会让家长焦虑,手足无措,甚至挫败感,因为家长不知道孩子为什么哭?
        很多家长拼命阻止孩子哭,是因为家长的内心有一个无助且无力的孩子,家长的内在心智没有成长并成熟,这和溺爱孩子的家长是一样。溺爱孩子的家长本身不具备足够爱的能力,这些家长内在有一个弱弱的小孩,她们溺爱孩子的表达方式虽然给予的是孩子,其实她们溺爱的是她们内在的那个弱弱的小孩。
 
能够嚎啕大哭的孩子是一种自身力量充沛的表现
        我3周岁后从姥姥身边回到父母身边,开始被忽略,于是我从一个活泼淘气的会大哭大闹的孩子慢慢演变成只会独自一人小声哭泣的孩子,再到后来我抑郁了有了神经官能症。有一段时间我既不会哭也不会笑,我像一个木偶每天机械麻木的生活着,那个时间段,我对于能够嚎啕大哭和开怀大笑的人有一种由衷的羡慕。那时候我的情绪和情感无法正常表达、正常流动时,以至于障碍形成并日趋严重。
         孩子哭泣的时候不过在表达自己,家长如果无法听懂孩子的哭泣,做不到陪伴和看见,至少应该允许孩子哭泣,我遇到不少家长,不允许孩子哭,有的孩子到最后不会哭了,然后不得不用了其他的方式表达身心的感受,比如抽动障碍,比如强迫。
 
         没有一种职业可以未经培训就上岗,但是做父母却可以,所以有时候我们会连孩子最基本最自然的语言——哭,都聆听不了。    
         我的孩子已经长大,虽然我非常努力的让自己成长,但是我的转变还是未能赶上孩子的成长步伐,我持续的分享是否就是在用另外一种方式努力弥补,希望更多的家长因此有收获能成长。
        
         我把握了一些错过了一些,希望大家好好的,尽量不要错过孩子的成长,成长只有一次。
 
         你的努力会是孩子今生最好的礼物。


                                                                                 

                                                        海夫人QQ615739433
                                                                2016年8月14日

欢迎关注公众微信号:HFRCDWX
欢迎关注青岛海夫人优酷视频:
http://i.youku.com/i/UMzI5OTk1OTI5Mg==
欢迎关注海夫人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aifure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