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害怕症状导致的妥协

(2016-01-14 08:29:05)
标签:

心力

心理疏导

抽动症

海夫人

分类: 心理疏导心力篇

                      家长的界限和度会成为孩子的态度

来看一段聊天记录
云淡风轻  2016/1/11 18:24:52:海夫人从我孩子出现抽动到现在,11月份到1月份,他身体的症状已经几乎没有什么了,不明显了。但是这段时间我关注他的作业的完成情况,我发现他逃避写作业.因为之前和你沟通过,其实这个孩子因为老人的溺爱,造成了逃避问题,所以我和孩子强调写作业和去学习是你必须承担的事情,因为种种他不能逃避上学和写作业,所以他就出现以下情况:

        周一的时候他会出现起床气,我做的早饭拒绝吃,让他爸爸重新去做。到了学校迟到了,我接收一个销售人员的传单,他会不停的责怪我,为什么要拿,怎么就要拿,一直说到走进校门为止。它不直接去正面去面对问题,透过别的事情去责怪。我看了你说的情绪抽动我觉得很象,请问是不是这也是一种情绪抽动,我不知道该如何去解决,看了你的文章以后我也想不明白怎么解决。我这几天有些焦虑了。
(海夫人:这个家长参加了2015年12月12日在青岛举办的分享交流会,交流会上就曾向我提问,关于孩子不愿意写作业的情况。当时我有现场解答。)

海夫人  2016/1/11 18:54:14:你心力弱,孩子轻易就干扰了你!孩子只是在表达不满的情绪,你接纳就好,冷处理,不要冷暴力就好!你正确面对出现的问题,慢慢孩子也会正确面对了!孩子目前故意的行为,是希望家长妥协。
(海夫人:家长的界限和度会成为孩子的态度,当家长都界限不明,孩子自然任意妄为。)
云淡风轻  2016/1/12 0:40:31:海夫人说的很对,现在的我确实心力弱。我知道了,我会冷处理。谢谢你的指导。

 

(海夫人:第二天早晨家长采取了我的建议,然后给来反馈。)
云淡风轻  2016/1/12 8:53:35:还是要表达对海夫人的感激之情。今天早晨孩子有出现闹情绪的事情。我按照海夫人说的冷处理,表明了我的态度,孩子慢慢平复,最终吃饭了。
(海夫人:家长表明态度(家长的界限和度),家长正面面对了事情,合情合理,冷静温和,孩子自然识趣,见好就收,点到为止。如果家长自己界限和度都不明,孩子的胡闹能轻易让家长妥协,家长一旦妥协,不知所措的不仅是家长更多的是孩子,于是孩子只会变本加厉胡闹下去。)
云淡风轻  2016/1/12 8:54:45:海夫人的经验和她的文章值得我们每一个家长去研读!感恩!

 

 

海夫人:看了这一段聊天记录,大家肯定觉得似曾相识,因为很多家长都有类似的经历,被孩子的胡搅蛮缠,被孩子的情绪牵着走,家长到最后不知道该怎么办!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家长对孩子症状的恐惧,家长特别害怕稍微不顺着孩子,孩子的症状就会出现,所以在孩子面前没有原则的退让,妥协,到最后退无可退,孩子没有因此状态更好,反而更糟糕!抽动症没有因此好起来,反而为以后的大反复埋下隐患。

 

 来看一个成年妥友发自肺腑的分享,提醒。

微尘:家长别让你的“包办代替”成了孩子康复之路的帮凶!各位可爱的家长们,你们要小心哦,不要让你的过分呵护成了孩子康复之路上的绊脚石和帮凶。
        我记得在我小时候身体极差,常常生病,家人往往很是心疼。他们总会对我过度地呵护,我做不来的事他们总替我去做,我遇见了挫折他们总替我去出面……久而久之,我的依赖心逐渐增强,总不想自己去面对,这导致我心力非常的脆弱,不能很好的面对一切打击,总是一遇见困难就本能的想躲避,这真不是个好习惯!(当然现在比过去好很多了,一方面我不断地自己反省,一方面我也努力与我母亲沟通让她不担忧。)
        家长们,你们现在是否还在溺爱着自
己的孩子?是否现在仍旧“拴住”他们的手脚和心不让他们自己去面对?放手吧!不要怕挫折和苦难,因为这能使我们的孩子心力更强!不要总担心孩子受伤,因为温室里的花朵不能经受风雨的熬炼和洗礼!勇敢的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奔跑去经历去领悟,你只要在后面远远跟着去守护就够了。
        永远记住:不要因为你的孩子有抽动症就对他“心生怜悯”,因为我们需要的不是怜悯、不是可怜的眼神和家长的包办代替,而是家长及周围人的鼓励、尊重和平等的对待!

 

海夫人:遇到事情家长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越小的孩子越具有决定性,所以当家长能够正面面对遇到的事情时,孩子自然也懂得要正面面对,胡搅蛮缠或者哭闹撒泼不能解决问题,这个度家长需要掌握好。
       冷处理是温和有度的态度,接纳并理解但是不纵容;切忌冷暴力,冷暴力没有接纳和理解而是强大一方蛮横的执行。 

       家长如果能坚持好的理性温和的方式,用这样缓慢的方式和孩子融合交流,言传身教,家长的态度慢慢会成为孩子的态度。还是那句话,教育孩子其实更多的是家长的自我成长!
        孩子的胡搅蛮缠步步得逞除了助长孩子的陋习,对孩子的成长一点益处没有,尤其对心力的增长毫无帮助。

 


                                                                 海夫人QQ615739433
                                                                       2016年1月13日

 

欢迎关注公众微信号:HFRCDWX
欢迎关注海夫人优酷视频:
http://i.youku.com/u/UMzI5OTk1OTI5M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