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抽动症的并发症

(2015-12-26 13:55:49)
标签:

抽动症

并发症

海夫人

青岛

分类: 抽动症常见问题

 Tian:敬爱的海夫人你好!孩子得了抽动半年。一直沿用您的理念。但是最近孩子总是情不自禁的笑,还会忽然按压自己的喉结。孩子自己也一直问我,觉得好奇怪。这个是抽动症还是并发症,谢谢您!
       
我曾经在空间QQ说说和抽动症的其他相关文章中提到过抽动症的并发症,但是没有单独作为一篇详细的来说,一是问并发症情况的家长不多,二是作为并发症(抽动症的并发症),多年来我反复提到的总是抽动症,无意中忽略了同样重要,对家长来说也需要了解的并发症 。
  
  
抽动症的并发症
在临床系列中,大部分患者(79%)都伴有各种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多动症,占儿童和成人患者的60%,主要是注意力不集中或相关症状,其次是仅发生在青少年和成人中的强迫症。。。。。。其他并发症还包括冲动,自我伤害与攻击性行为,自闭谱系障碍和睡眠障碍。。。并发症经常成为患者寻求帮助的主要原因。(摘自《欧洲青少年精神医学杂志2011期第20期》“欧洲抽动秽语综合症与抽动障碍临床评估准则”)
 
单纯的抽动症并不可怕,让人头疼的是并发症,当抽动症伴有严重并发症情况,需要治疗和更多面对的是并发症,并发症也意味着患者会有更多的心理问题。
     
 2015年12月12日青岛的分享交流会上,我告诉家长,无论孩子身体症状表现多么频繁厉害,只要没有情绪和心理上的表现,也就是没有并发症,孩子的抽动症都是最轻微的一种。没有并发症的抽动症是最简单最轻微的,不会影响孩子的生活,也不会让孩子觉得有多么难受。真正单纯的抽动症一点不可怕,需要引起注意和用心对待的是并发症情况的出现。
 
在抽动症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多动症和强迫症

       抽动症和多动症虽然共享同一病因,也就是抽动症和多动症有关联,但是严格意义上并不共病,多动症并不是抽动症的另一种表达疾病。
       在抽动症中,强迫症是抽动症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抽动症和强迫症之间共享遗传的影响,但目前还不清楚抽动症和多动症之间的遗传关联。(摘自《欧洲青少年精神医学杂志2011期第20期》“欧洲抽动秽语综合症与抽动障碍临床评估准则”)
 
       当抽动症并发强迫症的时候,如果强迫行为表现频繁或者明显,那么抽动的行为就会相应减少或者不明显;如果抽动的症状表现频繁那么相应的强迫的表现就会减少或者不明显。
 
关于孩子有可能出现的这两样并发症(多动和强迫)情况,我都已经写文章表达过。
《抽动症孩子伴有多动情况该如何应对》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5925d0101erz0.html
《如何应对抽动症孩子出现的强迫倾向》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5925d0102vgq9.html
 
2015年12月12日的分享交流会上我明确告诉家长,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强迫倾向和成年强迫症,所用方法不同。部分成年抽动症并发强迫症用强制性方法克制自己不让自己反复做某个动作,这个方法一旦用在孩子身上就是你把这个地方鼓起的包用强力打压下去,但是这股意志不久会运做到另外一个地方鼓起更大的包,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孩子的心力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这样的方法往往是适得其反,会让孩子内心更难受,出现更纠结的情况,让强迫情况更严重。比较重的成年强迫症也不能用这个方法,这个方法只会让强迫更厉害。无论什么样的强迫症,内心一旦纠结,对自己意愿和行为的纠结,强迫就会挥之不去,甚至越来越重。
 
        那么本文开头的小窗,孩子出现的情况是属于并发症吗?并发症的出现意味着孩子需要更多的心理疏导和内心关注,这个孩子总是不由自主的笑,说明抽动症这股内部意志的驱使力跑到喉咙气管这个部分(也就是会导致容易发出笑声的身体部位),于是孩子总是不由自主的笑,这和孩子不由自主发声或者清嗓子是差不多的道理,属于症状的一种表现。
       抽动症的症状千奇百怪,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没有的,无论这个症状多么奇怪让你匪夷所思都不用在意,因为如果仅仅只是身体症状表现都是最轻微的一种。
  对于抽动症孩子能够自然,健康,阳光的成长,抽动症就不是问题。
        真正简单单纯的抽动症一点不可怕,比较麻烦的就是出现并发症的情况,这个时候家长需要用心对待。
        面对抽动症,不是整天寻思着什么不能吃,什么不能玩,反复纠结一些不重要和不相干的东西,抽动症孩子的康复不在这些,家长的心思和力气不要用错了地方。单纯的身体症状根本无需在意,想要康复抽动症,症状就需要做出来。对抽动症孩子关注他们的内心帮助孩子疏导情绪和心理,让孩子内心阳光健康才是根本。因为并发症的出现就是内心的正力量不够,缺乏阳光所致!

 
 
参看相关文章
《症状表现就是机会》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5925d0102wbuq.html
 
 
                                                                     
海夫人QQ615739433
  2016年2月22日

欢迎关注公众微信号:HFRCDWX
欢迎关注海夫人优酷视频: http://i.youku.com/u/UMzI5OTk1OTI5M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