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抽动症好了——

标签:
育儿孩子小鹿抽动症女儿 |
分类: 抽动症个例 |
我是一位14周岁女孩的母亲,也即将成为二胎准妈妈,正在家安心待产,我们家老二还有不到一个月就出生了。
前几天海夫人和我联系,知道我家女儿抽动症已好,让我写篇分享心得。
说实话,人有逃避不愉快经历的本能,迟迟未动笔,一是因为天气炎热,身体不适;二是本能地不愿去回顾那段不堪的过往。但是海夫人一直在抽动症前沿坚守的精神鼓舞着我。虽然女儿症状已经过去好多年,我一直选择留在群里,就是因为自己非常体会当年作为新入群家长的煎熬与茫然无助。
当时懵懵懂懂进入群里,遇到了海夫人,她指给我正确的道路。非常幸运,我及时调整了自己和家庭的状态,虽然过程很艰辛,但是毕竟成功了,从此我的女儿和我的家庭也发生了很大的改观。
现在上初二的女儿开朗乐观,在老师眼里是个聪明又懂事的好学生。学习成绩虽不冒尖,算是中上游,但她自己一直很自信,家长和老师都觉得她潜力很大。尤其女儿的社会适应能力也很强,能独立处理很多事情。在女儿成长过程中,我体会到一名家长所应有的平凡、快乐和幸福。正是因为此,当单独二胎政策放开后,我很坚决地想再生一个孩子,一是为了给这么好的女儿在人世间再创造一个亲人做伴,二是再一次体会初为人母的快乐和幸福。女儿尤其期待这个小宝贝的到来。对照网络上传的头孩坚决反对父母生二胎的那些情况,我觉得自己真是要幸福多了。
晒完幸福,言归正传。大家可能纳闷,有过一个抽动症孩子就够了,还有勇气生二胎?其实我想说的是,感谢我的女儿曾经以抽动症教育了我,使我的人生轨道从此步入了良性循环,开始了真正的幸福之旅。为什么这样说呢,先回顾一下我以前的生活吧。
其实,女儿出生时我并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更不知道如何为人父母。可爱的小生命就在我们初为父母的跌跌撞撞中充当着我们的试验品。对女儿,我们奉行着立规矩、有错必纠必罚的原则,有时为了一点小错误,用生硬的方式逼着女儿当面认错,甚至罚站,罚在门外思过。现在写到这儿,我的心就纠疼,我不知道那小小的心灵在我们自以为是的教育下曾经受到多么大的伤害。有时姥姥姥爷看不下去,给孩子求情,我们还偏执地认为老人惯孩子。我不知道年轻的我们为什么那么偏执。归根到底就是我们不懂教育,不懂儿童心理,曾经也有儿童教育的人士推荐有关书籍给我看,但当时的我们好像不屑一顾。我总是顽固地认为孩子一点小错不改就会酿成大错,小枝叉不砍就会长成歪树。孩子天天在我们不容沙子的眼皮底下生活,想想是多么恐怖的事情。这就是抽动症形成的第一大诱因——偏执而焦虑的家长和家庭氛围,让孩子失去自由成长的足够空间,孩子整天生活在家长以爱为名义、以望子成龙为期盼盖起来的几乎窒息的空间中,一举一动都受到关注和约束。当然父母双方处于这种焦虑的心境中,也难免之间会有磕磕绊绊,于是家庭生活也会出现各种不和谐,在处理生活和事业关系中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顾此失彼,疲于奔波,时时觉得都要到崩溃的边缘。“家事杂,公务需,晨早起,晚归宿,眠少梦,食不期。思多虑,行常急,明镜里,偶嗟嘘,华年失,星斗移。”这是我当年写的《中年谣》,也是孩子患病时相当长时期内我们的生活状态。
第二诱因:患抽动症孩子有一些共性特征。比如孩子普遍比较敏感,聪明,反应快。多为过敏性体质,表现为角膜炎、鼻炎、咽炎、唇炎等过敏性症状;晚上睡觉容易盗汗,入睡难,脾胃虚弱,脾气暴躁,等等。这是这一类孩子心力比较弱的原因,更容易受外界影响。当然这些都是我根据自己孩子得出的一些结论,不一定科学和专业,更专业的一些解释海夫人的文章中都有涉及。
早在幼儿园时孩子就偶尔有耸鼻子、舔嘴唇的毛病,有时嘴唇像火腿肠,有时也挤眼睛。当时单纯觉得孩子是坏习惯,老是批评孩子(想想汗颜)。等到上了小学,恰巧遇到一个非常严厉苛刻的班主任,孩子上学早,没有上学前班,所以初学写字作业什么的还不适应,家长每天被要求督促作业也是整天焦虑,这就是诱发病症的直接原因。孩子开始嗓子发声,严重时抽肚子。初始到医院求医问药,做了脑电图等检查,最后大夫确诊为抽动症,开了一些药。听大夫的意思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也说不出所以然,而且有些药副作用很大。儿童医院、齐鲁医院,都省级顶级的医院啊。我开始感到绝望。幸运的是通过网络,结识了海夫人。我开始对孩子的病症理性分析,下决心从最根本的抓起。现在想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坚定信念。抽动症不是什么器质性病变,只要把发病诱因一一清除,孩子一定会好的。
二、达成同盟。首先与家人做了充分沟通,大家都达成一致,不再纠结关注于孩子的症状,刻意忽略这些症状,使孩子不再感受到因症状而来自于亲人的压力。最重要的是与孩子沟通,告诉孩子这些症状是上帝对聪明孩子的一种考验,经受了这种考验后我们会变得更加坚强、更加优秀。同时与孩子老师沟通,使老师了解孩子情况,而不至于因不了解而错怪孩子。好在二年级后换了班主任,教育方式与原先有很大改善。
三、釜底抽薪。从根本上改善自我,提升自我。
首先放低目标,一切以孩子健康为主,将原来的一切苛责转化为平和的心态,对孩子的成长泰然处
之。孩子成长有自己的规律,要慢下来,给孩子充足的空间,静待花开。对自己的生活和事业也报以平常心,从容应对。当然这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各种磨砺,也是锤炼自己心性最难的地方。多读些灵性修养的书,比如《遇见最好的自己》,《金刚经》等,参悟人性和人生,使自己更加达观。
第二是从孩子的角度,试着多理解孩子的感受。女儿一直不敢自己睡觉,我们以前常常要给她树规矩,说道理,让她自己睡。每次孩子都是委委曲曲地、装作很乖地自己去睡,但常常在很晚甚至半
夜时,小心翼翼地来敲门,说妈妈我害怕。而当时我却粗暴地批评女儿一顿,又撵回去让她自己睡,或者就是陪她去睡也要严厉地批评她,让她在委曲中入睡。试想,这样心境下的孩子能不生病吗!(现在写起这些我还想哭,当时我怎么那么不懂事!)后来,我就对孩子提出的这些情感需求尽量满足,而且是愉快地满足,让孩子有更多的安全感,给孩子更多的抚慰,慢慢地增强孩子的心力。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要让她知道,父母是最可靠的依靠。当孩子犯错时,我要让她明白,无论她怎么样,父母依然爱她,是没有条件的。
第三是科学调理孩子的身体。女儿出生后,由于奶水不好,身体一直弱。所以从脾胃入手,请中医给孩子开了些调理脾胃的中药,慢慢地孩子开始能吃饭了,能安睡了。抵抗力也慢慢增强了。在这里要说一说专门针对抽动症的药,开始女儿吃了有半年的药,但都是些营养神经之类的药,副作用不是那么强。其实我也有感觉,每次发病,吃不吃药基本都是一二周时间,就会减轻或者稳定。反反复复,每次症状不一,但一次比一次我信念更加坚定,那就是开始离开药物,全心全意地投入感情。慢慢地发病的间隔时间越来越长,每次发病的时间持续越来越短。甚至有时只一两天时间就好了,女儿会说妈妈我又想叫。我就说你最近学习压力有点大,想叫就叫,没关系。我的放松使女儿也不再介意,就这样平安无事了。当然,让孩子没有压力,家长必须真正做到自己心里不再有压力。以前孩子考试不好,我虽然表面不在意,但内心还是着急。现在我已经做到孩子无论考好考坏,我都真正做到波澜不惊,只是尽自己可能的条件,为她提供她愿意接受的辅导方式。
说说我的小妙招。我坚持了好久,发现这招特灵。即使偶尔和孩子发生争执,甚至很大的冲突,我也会尽量做到晚上睡觉时和孩子道声晚安,好梦;每天早晨出门时祝孩子好运!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对,整天担忧孩子的家长只会把你的担忧传递给孩子,试想整天生活在父母忧虑中的孩子能有好运吗?只有时时给予孩子祝福的父母,才能把好运赐给孩子。每天带着父母的祝福入睡和出门,时间
久了,孩子必会得到好运的眷顾。
现在我们就这样平凡而幸福着,这一切,都应该感谢女儿!
非常感谢司马小鹿的分享,我和司马小鹿相识比较早2009年还是2010年我们因为抽动症也因为文字相识,司马小鹿是中文专业的高才生,司马小鹿既是她的网名也是笔名。每隔一段时间她就会来给我打气,说上一段鼓励我、支持我的话,特别让我感动,每次结尾的话都是“。。。。我永远永远永远支持你!永远!”
。
我知道她比较忙,虽然知道她的孩子好了,也没去打扰她,这次真心想准备已经好了的个例,于是想到小鹿。
海夫人2015/05/31
海夫人2015/05/31
司马小鹿 2015/05/31
20:56:51::亲,孩子初二了,一直都很好,我也从原来的状态彻底改变了,尤其上了初中参加家委会工作,也听过许多讲座,心性和生活态度已经成熟淡定。这不,响应政策我又怀了二胎,还有一个月就生了,女儿也非常期待。现在养育孩子,陪孩子成长成为生活中的一大乐事。这些都得感谢你!也感谢孩子,使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生活!
司马小鹿2015/05/31
海夫人2015/05/31 又要当妈妈了
海夫人2015/05/31
海夫人 2015/05/31
司马小鹿2015/05/31
司马小鹿 2015/05/31 21:23:30 :从哪方面呢
海夫人2015/05/31
海夫人 2015/05/31 21:24:35 :你自己斟酌就可以
海夫人2015/05/31
海夫人2015/05/31
海夫人 2015/05/31 21:25:01: 对
海夫人2015/05/31
海夫人2015/05/31
海夫人 2015/05/31 21:25:18 :你的文笔又好
海夫人2015/05/31
司马小鹿 2015/05/31 21:26:17:
海夫人 2015/05/31 21:26:25 :还真羡慕你
海夫人2015/05/31 21:26:35: 期待小宝宝吧
司马小鹿 2015/05/31 21:26:58 :
司马小鹿 2015/06/05
司马小鹿 2015/06/05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海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