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LOVEnia(中东欧漫游四)
标签:
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布莱德皮兰中东欧 |
分类: 旅游 |

初到斯洛文尼亚的第一天,我就狠狠地摔了一跤。这一跤差点摔断我的腿。
斯洛文尼亚实在是避暑的好地方。去年我的学生雅怡发了我一些照片,她在斯洛文尼亚孔子学院参加夏令营,照片中的湖光山水葱茏绿意,给人无比惬意的感觉——但糟糕的是,我造访的时间是寒冷的冬季,布莱德湖畔冰冻的路面给了我下马威,也带给了我不一样的斯洛文尼亚体验。

在布莱德(Bled)
从奥地利开往斯洛文尼亚的火车上乘客很少。在边境Villach换了斯洛文尼亚的火车后,车厢里几乎就没有乘客了。天空是灰色的,穿过隧道和迷雾,陈旧的火车——尽管车身上有新潮的涂鸦——短暂停靠在LESCE-BLED车站。两个小时之后,我在HOTEL

来时的道路,遇水成冰,行走艰难。客房至简,床头的装饰画上是夏天的斯洛文尼亚,与雅怡的描述一致。可窗外又起雾了,布莱德湖心小岛上的城堡消失不见了。让我怎么描述好呢?你看过《冰雪奇缘》吧,我想到的就是这部电影,还是暴风雪来前的那种状态。
“啪”地一下,“咚”的一声,我很结实地在HOTEL门口摔了一跤。我正准备去享用抵达斯洛文尼亚的第一顿晚餐,结果刚推门出来就被摔得措手不及,全身的分量几乎完全压在了右腿上。那该死的结冰的路面,又湿又滑——尽管后来我变得小心翼翼,但摔跤仍是“家常便饭”。晚上我用冰水刺激后不停揉搓着自己的脚踝,明白了一件事情:这次旅行计划要作调整。
夏天的布莱德湖畔,你可以坐平底船、游泳、登岛、跑步、爬山、发呆;冬天的布莱德湖畔,你尽量发呆就好。
等到第二天,我看脚没断,仍有一百个不甘心,决定一瘸一拐也要把冰封的小湖绕一圈下来:湖泊长2000米,宽约1500米,绕一圈不过6公里。湖边的鸭子摇摇摆摆、战战兢兢朝我走来,仿佛也在告诉我,“你不可能健步如飞了,稳住,悠着点,不如散步!”我看见鸭子也在冰面上打滑,那摔跤姿势比我滑稽——冬天的布拉德真是欺负人,也欺负鸭子啊。
我拖着受伤的右脚依然爬上了Blejski Grad的城堡。可仍旧没在那“明信片拍摄角度”拍到任何相片。我甚至就没把相机从包里取出来。100米的峭壁上,被浓雾包裹的严严实实,湖心岛在哪个方向我都看不见了。如果伸手能够摘到“棉花糖”,会有趣一些。但老实讲,城堡里的博物馆和这座袖珍的城堡一样无趣。
在绕湖一周的过程中,湖心岛教堂始终在和我玩捉迷藏。她一会儿露出一点影子,一会儿躲进雾中。亮灯的时候,又给人一种神秘仙境的错觉。是的,我在雅怡的照片上,我在网络照片中,太熟悉不过她的样子了。我明白,夏天的时候,可能随手拿手机咔嚓一下就是“明信片”——但我这会儿就是做不到。
可仙境中的布莱德,你见过吗?我用精神胜利法将自己治愈了。

在卢布尔雅那(Ljubljana)
小丁在距离布莱德48公里的首都卢布尔雅那等我。她是卢布尔雅那大学孔子学院的志愿者。
“斯洛文尼亚真的很小。”她一接着我,就给我普及知识。1991年之前,斯洛文尼亚是南斯拉夫的一个加盟共和国。独立之后,它的面积约为20000平方公里,人口刚过200万。“首都卢布尔雅那大概是世界上最袖珍的首都之一。”
我拿着酒店提供给我的城市地图,那上面标了三个圈,分别是5分钟、10分钟、15分钟步行半径范围圈。小丁原来在上海松江大学城学习工作过,我向她求证,这首都有松江大吗?
“当然,没有!”她领着我在城市中心逛一圈,一个小时就走完了。
但是,“浓缩的就是精华”诚不我欺也。袖珍的城市,并不意味它没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巴洛克风格的宫殿艺术、哥特式风格、新古典主义和现代建筑——五步一景,依然有不少故事。相比欧洲其他国家,斯洛文尼亚相对“冷门”——“也是最近,中国游客才多起来的,当然远不及隔壁的奥地利和捷克。”小丁说,“你看,冬天在大街上基本遇不上几张亚洲面孔吧。”
很多游客把奥地利、捷克、匈牙利连接成一个旅游圈,如果这个圈再画得大一些,还可以有德国、法国、瑞士和意大利。他们中愿意把斯洛文尼亚设计进去的还是“少数派”。
把国民诗人普列舍仁广场作为游览的起点,经过著名的“三桥”便步入了历史老城。小丁带我上了城堡山,我继续在冬天湿滑的道路上摔跤,摔得完全没有脾气。傍晚的时候,我特意去Dragon Bridge(龙桥)拍龙。
龙桥,应该算是卢布尔雅那著名地标和名片。这座桥建于1901年,在桥的两端各坐着有两只龙的青铜塑象。四只龙的造型当然不同于“中国龙”而是典型的“西方龙”,它们怒目圆瞪,张牙舞爪,还有一对翅膀——但它们绝不是“恶龙”,相反还是城市的保护神呢。
“勇者斗恶龙,游客拍好龙!”我开玩笑说道。你看游客们纷纷都要跟那桥头的龙合影,龙忙得一刻不闲。
晚上,小丁带我去爬楼。在Skyscraper大楼(建于1933年)楼顶有家全景式的“Neboticnik”酒吧。与其做一个匆匆过客,倒不如在这里笃定地感受一下袖珍都市里的夜生活,看看斯洛文尼亚人眼中的卢布尔雅那。
雅怡曾说,这地方虽小,可人却不小。
在为我们杯中斟酒的时候,酒吧小哥跟我们很开心地聊起来,“哦!上海,北京,我都待过,比起这儿,都太喧嚣吵闹啦!”
在皮兰(Piran)
想要冷清还不容易吗?我决定去海边小镇皮兰看看。
搭顺风车一个小时就来到了海边。皮兰位于一个狭长的半岛之上,一直是斯洛文尼亚著名的海滨胜地。我毫不怀疑,在夏天的时候,蔚蓝的亚得里亚海边,到处是身着比基尼的女郎,跳水的孩子和举起玻璃酒杯的画面。
冬天,大理石铺砌的椭圆形的Tartinijev trg广场连玩耍的孩子都不愿停留。海边只有无情的冷风。对了,作为曾经威尼斯王国的一部分,皮兰素有“小威尼斯”之称。一海相隔的威尼斯,正在准备“狂欢节”,而我在皮兰并没有发现概念中的那点“威尼斯元素”,这里没有五颜六色的房子,是略显枯燥的“橙色的海洋”。这里也没有水城曲折,故意迷路很难……直到我往高处走,看见了圣乔治教堂——它与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倒有着“相似的风格”。
有人在海边撒面包,于是海鸥翔集。我哼着黄磊的歌:“我想我是海,冬天的大海,不是谁都明白……”
撒面包的人明白,她招呼我过去:“你想拍海鸥吗?”她面包撒得更欢了。
我不知道她是斯洛文尼亚人,还是和我一样只是孤独的冬天造访的无聊游客。我们都有些小小的遗憾和失落,没能邂逅蔚蓝的天空和大海。
事事如意,那不是真实的生活;在旅行中放下了执念,就可以跟自己和解了。
2017/7/2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