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喜马拉雅的另一面:STAYINTHEMONASTERY!

(2016-12-10 15:01:15)
标签:

印度喜马拉雅

思比提山谷

keemonastery

黑美寺

小喇嘛

喜马拉雅的另一面:STAYINTHEMONASTERY!

(No need Hotel~Just stay in the Monastery)

Kee Monastery(亦作“Key”或“Ki Gompa”)并不算特别出名的藏传佛教寺院——在地处偏远的印度喜马偕尔邦思比提(Spiti)山谷,世界文化遗产塔波寺(Tabo Monastery)比之要珍奇许多(建于公元996年)。当然,对她们都有所知晓的中国人是“稀有动物”。

别问我是怎么找到那个地方的——尽管遥远,但并非难以抵达。只是,像保持醇厚西藏文化风味的拉达克尚未进入你的视线一样,思比提山谷更是“世外桃源”的代名词。真正的“香格里拉”又怎会是游人趋之若鹜且能长驱直入的呢?谢天谢地,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听说过她的名字,这是好事。

在离开拉达克之前,我造访了好几处喇嘛寺。例如:拉马玉如寺(Lamayuru)、阿基寺(Alchi)、Likir寺、黑美寺(Hemis)、提克斯寺(Thiksey)、雪伊寺(Shey)。它们每一座都比“Kee”有特色的多。或者足够的古老,或者存有精美的壁画、或者巨大的弥勒佛像闪着熠熠金光……愈是规模宏大的寺院,我参观起来却愈容易走神。譬如在黑美寺,我突然对佛像、唐卡、壁画都失去了兴趣——我坐在寺院门口晒太阳,直到被一群背着杏干的小喇嘛们所吸引。


喜马拉雅的另一面:STAYINTHEMONASTERY!

喜马拉雅的另一面:STAYINTHEMONASTERY!

(黑美寺的小喇嘛们)

我跟着小喇嘛到住的地方,在狭小的僧舍里给他们照相,与他们聊天。那时候我便萌生了想多待一会儿的念头,我想知道他们的一整天到底是怎么度过的。也有人想要特别的体验,专程跑到寺里“内观”“灵修”“禅定”——其实我看到多是金色卷发的欧美人盘着腿、一动不动在大殿里打坐。对,差不多都是在“Kee”见到的。

无论是从拉达克的列城出发,还是从喜马偕尔邦的默纳利出发,前往思比提山谷都至少要耗费两天的时间。在全球化盛行的今天,最粗暴的阻隔依然是山高路险、交通不便。天没亮,我就离开了列城。破旧的长途大巴士缓慢地蠕动在惟有夏季才能通行的公路上——“列马公路”(列城—默纳利)是名副其实的“印度天路”,需要翻越时而大雪的垭口、穿过被大自然鬼斧神工劈开的激流与峡谷。在颠簸了差不多足足16个小时之后,我在吉隆(Keylong)落脚。吉隆汽车站里满是滞留着无法反向前往列城的旅客——来时的某一路段塌方了,幸亏我们已然度过,不然那一晚处境堪忧的便是我们。

喜马拉雅的另一面:STAYINTHEMONASTERY!

从吉隆再出发,我和同伴租了辆车。拉朱(Raju)是经常跑思比提山谷的老司机,接待中国游客却是第一次。“沿着这条公路一直可以通往中国。但越靠近国境线就需要特别许可证。因为众所周知的中印争议边界问题,事实上你并不可能真的从这条公路回到你的国家……”他在发动车子前会认真的祈祷,车头保险杠上系着哈达。

这一天格外漫长,等抵达思比提行政中心小镇Kaza的时候却已经是深夜了。路上的风光让我印象深刻,正如仅能查到的那点旅行资料中所描述的那样:思比提比拉达克更加崎岖和偏远。地面像月球表面一样凹凸不平,它们的存在就像海市蜃楼。中途我们还前往了Chandratal(月亮湖)作了约2个小时的小徒步。在返回主路继续奋进的时候,我们还让一对以色列情侣搭了“顺风车”。

最具特色的美景其实在Losar往Kaza的路上,思比提河就依偎在公路旁。天空蓝的不像话。有时候拉朱会把车直接开到那些干涸的河床上。夕阳从身后照过来,把裸露的岩山镀成了金黄。车里播着我听不懂语言的歌曲,信马由缰,一路荒凉,就任它荒凉。

喜马拉雅的另一面:STAYINTHEMONASTERY!

喜马拉雅的另一面:STAYINTHEMONASTERY!

喜马拉雅的另一面:STAYINTHEMONASTERY!

喜马拉雅的另一面:STAYINTHEMONASTERY!

喜马拉雅的另一面:STAYINTHEMONASTERY!

第三天清晨,我跟拉朱说,“我们先去47公里之外的塔波寺吧。”我要把“Kee”保留到最后——我已经花了漫长的时间去接近我所期待的目的地,不差这半天。我们甚至在再次返回Kaza的时候逛了集市,买了香蕉。

很多游客都是以Kaza为落脚点,他们在Kaza休整,办理特殊许可证。或搭车或徒步前往Kee和Kibber的村子。我们要去的寺院就坐落在一个圆锥形的小丘之上。村庄则在山脚下。

喜马拉雅的另一面:STAYINTHEMONASTERY!

看见迷你“布达拉宫”的时候,我就激动地跳起来问拉朱,“我们能住在Kee Monastery里吗?再不济,我就在村子里找张床铺也行。”

“那得看你们运气怎么样了。”拉朱平静地笑了笑。他心里是不是在嘀咕:这中国人疯了吗?不愿回镇上住旅馆,宁愿在寺院里过夜。

Kee Monastery为普通游客提供了大约三间客房,总共不到15张床铺。最后三张空床位几乎就是为我们准备的。寺院只是象征性地收取一人250卢比(约合RMB25元)的食宿费。客房门口张贴着注意事项,例如你最多只能在这里寄宿三天,早餐是8点,午餐是12点,晚餐是18点,下午2点和晚餐后还提供热茶。

拉朱开车下山,约定隔日再返。他放心地把我们留在了无人打扰的“神之领地”。趁天色还早,我爬到周围的半山腰上给Kee Monastery 拍照。最初吸引我的那张网络图片的拍摄位置很容易就能找到。这里海拔4200多米,四面山谷环绕,微风轻抚,思比提河在西边静静地流淌。山下是绿油油的麦田,和与世无争的宁静祥和。

Kee Monastery命途多舛:它建于公元11世纪,原为噶当派寺院。14世纪萨迦派上台后被毁,成为萨迦派寺院。17世纪受到五世达赖喇嘛麾下军队的进攻,从此改建为格鲁派寺院。1820年在拉达克和库鲁的战争中遭到洗劫。1841年又被穆斯林军队严重破坏,同年再次受到锡克人入侵。1975年遭遇地震……接连不断的摧毁和修复导致了一种盒子状层叠而上的建筑体系,所以Kee Monastery现在看起来像一座城堡,更像极了“积木盒子”。新殿为美国人资助重建,落成于2000年。这会儿半山腰上还在修建新房子,还没来得及粉刷墙壁!

喜马拉雅的另一面:STAYINTHEMONASTERY!

(Kee Monastery)

夏天太阳落山晚,我们赶在18点前便回到了寺里,准备吃过晚饭再去拍夕阳。那会儿不知道从哪儿突然就多冒出来几十个小喇嘛。他们人手一个盘子,席地而坐等待开饭。我们手里也端着盘子和勺子,等着小喇嘛提着一桶吃的逐一添过来——晚饭是土豆烩面片,嗯,管饱。在寺院里你不会奢求什么——简单的满足。你看那一双双清澈的眸子,被余晖映衬的发光,就会有莫名的幸福感充盈在你的心田。

喜马拉雅的另一面:STAYINTHEMONASTERY!

喜马拉雅的另一面:STAYINTHEMONASTERY!

喜马拉雅的另一面:STAYINTHEMONASTERY!

喜马拉雅的另一面:STAYINTHEMONASTERY!

自己把盘子和勺子洗了。
我又扛着三脚架下山去追晚霞和彩虹。

喜马拉雅的另一面:STAYINTHEMONASTERY!

喜马拉雅的另一面:STAYINTHEMONASTERY!

喜马拉雅的另一面:STAYINTHEMONASTERY!

云飘了过来,又飘走了,星星升了起来,晚上冷起来,牙齿直打架。摸黑爬寺院的感觉,好像半夜去偷袭一座坚固的城堡。尽瞎扯是吧,点灯写日记——除此之外你能做的就只剩下数星星了……一年里,只有不到半年的时光可以进出思比提山谷,还得小心翼翼地淌过被雨水或冰川融水毁坏的那些艰苦路段。两个月后,大雪封山,这里的气温会降到-40度。公路中断了,附近也没有机场,一整片白茫茫。静心的修行,不会有任何打扰罢。Kee Monastery和思比提又将回到真正的“遗世独立”的状态。大概一千年来,她都是以这样的姿态伫立在那儿——这大概才是她最迷人的所在。

临走的时候,我站在山谷的对面不停地又多按了几下快门。

现在我的电脑桌面便是Kee Monastery。我想,应该会保持很久。


2016/1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