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fore Sunrise:凌晨四点的收获

标签:
beforesunrise思源湖日出 |
分类: 杂谈 |
谁没有一点点人格分裂呢?
当我对另一个我说,我准备凌晨四点甚至更早起床的时候,其实内心有个声音表达了非常不屑的嘲笑:抽疯吧你?你怎么起得来。那是前一晚11点的时候,我还在跟奉学长微信讨论一本书的封面设计。我默默地设置了手机闹铃——嗯,四点。凌晨四点的。我到阳台上,把脑袋伸出窗外,没瞅见几颗星星,还有点失望。
躺下,翻来覆去很久没睡着。
这些天申城的天气好得出奇。往年只是在盛夏台风季节前后,天空才被吹洗的蔚蓝。但最近,天空的蓝,是非常通透的蓝——如果你还不相信,那么看一看PM2.5的时实显示,倒真的会惊讶,空气质量保持在优的状态。姑且不论这好天气跟秋高气爽的气象条件或者“天津港事故”后化工企业大排查的人为因素有多少联系,我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只是觉得它非常有利于摄影创作啊!所以我一定要早点起床去学校。
于是凌晨四点多的马路上,多了我这么个骑着自行车的身影。天没亮,路很通畅,十来分钟便到了学校。门卫打着哈欠为我开了门,我直奔办公室拿三脚架。这会儿天上还挂着峨眉月,我在德政楼的楼顶拍了15分钟,并没有特别的收获。松江近年来的光污染越发严重了,加上天空多云,能用肉眼细数的星星不过十来颗……
我下楼重新踩上自行车,背着相机包,一手还扛着三脚架,战战兢兢骑行在思源湖畔。黑咕隆咚,真怕连人带车栽湖里去。前一天其实我都踩过点了,深思熟虑哪几个位置必须做一番尝试。在湖岸西侧垂柳下,我架好架子,面朝东方——天空已经不再是墨色,而呈紫红,这说明日出就快来了。我得抓紧时间,设置好ISO等参数,进行每张约10秒左右的曝光。
清晨的思源湖,大概也可称得上“天空之镜”呢。水面平静,可湖畔的树林里却叽叽喳喳皆是鸟鸣。早起的虫儿被鸟吃啊,原来鸟儿都起得特别早。
五点钟的时候,地平线已经换成了柔和的橙红,渐渐地晕染开,由红过度至蓝。不必强求,走一段拍摄一段,处处皆有美景……
早起的收获,不止是那一百多张相片。六点钟的阳光,如此温暖。还有,我发现早起的并不只有扛着相机的我。清晨六点半的食堂里有刚出炉的包子、蛋饼、紫菜卷和豆奶。
曾经我是极热爱日出的,在泰山之巅等日出,在德令哈的戈壁上邂逅最美的破晓——可现在常常偷懒,宁愿去守落日余晖。我想到在电影《Before Sunrise》中,我偏爱男女主人公清晨走过维也纳的街道的场景。清晨别有一番味道,更重要的是,对于忙碌的一天而言,我似乎多挣得了一个宝贵的早晨。
其实晨曦中的思源湖并不特别——这道理是如此简单,如果你也愿意,偶尔早起,欣赏那稍纵即逝的瞬间。
2015/9/9
2015/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