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马山:迟到的约定

(2015-03-30 22:08:07)
标签:

天马山

斜塔

花海

骑行

护珠塔

分类: 杂谈

天马山:迟到的约定

 
 

花海中的青春骑在脚踏车上,

车子穿梭在时光的故事中,

春风沉醉,

你的笑容最明媚,

约定和阳光一样,

你闻见没有,

淡淡的烧烤的味道。

 

两年前我就想带同学们去天马山春游了。

在上海松江,比起佘山和辰山,天马山的知名度要小众得多。其实这些海拔还不过百米的“土丘”真有些耻于被唤作“山”——甚至有人对我说,你用“海拔”两字合适吗?只是在我眼里,喜马拉雅是山,喀喇昆仑是山,泰山黄山是山,佘山辰山也是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嘛——既然被叫做山就一定有些故事的。

小的时候,家门口堆着一人高的泥土堆,我都攀爬过。我起点低,极高差就悬殊,可能攀登的山峰便会越来越高。

两年前的天马山之旅并没有成行。最后我带着同学们去了青浦农家乐——我知道耿耿于怀的并不只有我一个;而对于两年后的这批学生,我也许诺了多次,应该要组织一些集体活动的,囿于经费的关系,我只能带你们去并不算太远的地方。我脑海中总是会蹦出“天马山”这样的字眼,因此看了一两个星期的天气预报,我终于鼓起勇气对大家说——我们周末去天马山踏青吧。

响应的人并不算多,但对于用骑单车的方式去天马山所组成的十多人的队伍而言,已经很不错了。正是因为交通上的不便,天马山才成了一处清静之地吧。早上9点我们从松江大学城出发,12辆自行车蛇行一线,穿过文汇路、龙腾路、辰花路、辰塔路,最后驶上佘天昆公路。路过辰山植物园时,我心中暗喜,因为那儿的停车场已经放不下络绎不绝的私家车了,很多人都想趁着浓浓春意选一处郊游之地,于是不幸成为了“人山人海”的景观中的一员。

这正是我选择去天马山的原因。这也是我的一种旅行哲学。在两年之前做功课时,我就知道,那儿平时的客流量日均不过百人。而佘天昆公路更是骑车的好去处。并不宽敞的林荫大道笔直地通往天马山脚下,两旁是绿油油的农田和闪闪的油菜花海。我们心情舒畅地沿公路一直骑到天马山西南门跟前。而没有自行车的三位小伙伴刚打的过去,正在门口等我们。

骑行的人,因为有对目的地的期待,和跋涉一小时的过程,早已进入了“春游踏青”的良好状态。因为在路上,有的自行车踏板“飞”了,有的是借来的自行车颇不听使唤,大家就那么有说有笑,磕磕碰碰、慢慢悠悠地享受着旅途中可以预见或不能预见的一切。至于天马山为什么叫天马山,似乎并没有人在意。当我介绍说,这儿曾是干将铸剑的地方,大家对传说故事亦没有表现出什么热情来。你们三三两两,拾级而上,想要赶快站上最高点,征服天马山似的。于是很快就来到了护珠塔前——这座塔比意大利斜塔还倾斜1度多,可称得上是世界第一斜塔。斜塔的来历在百度上交代的特别清楚,盖因人们在塔底挖宝,形成了大窟窿,使地基变动,遂使塔身倾斜。

五台单反相机全都派上了用场。倒不是为了把斜塔收入取景器中,而是阳光下的你们更显夺目了。女生们不再拘谨,放开了笑或打闹,仅有的三两个男生则帅气十足,青春洋溢,是多么美好的画面。已经成立摄影工作室的“大师兄”很耐心地指导大家摆出各种姿势,一步一景,有了丰厚的“收获”。我也轻松了许多,只是心想,给大伙拍的照片里,千万别顾此失彼,怠慢了谁。

这样一座在很多人看来并不高也不大的天马山,我们却耗上了大半天。你囫囵吞枣,上山下山花不了一个钟头;可是你细细地认识每一棵树、每一朵花儿,在竹林中追逐光影的脚步,在铺开的一次性台布上洒满零食来一次如同童年春游般的野餐……会不会留住更多时光和回忆?还有增进作为一个社团内部的“同志们”的革命友谊。

回程的佘天昆公路上,你们骑车的英姿更潇洒了。我想起两年前,正是骑完往返20公里的天马山后,我踏上了骑车去西藏的青藏公路,一骑便是2000公里。那是我最近一次向远去的青春的致敬啊!

 

花海中的青春骑在脚踏车上,

车子穿梭在时光的故事中,

春风沉醉,

你的笑容最明媚,

约定和阳光一样,

你闻见没有,

淡淡的烧烤的味道。

 

 

2015/3/3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