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可思议的印度

(2013-06-21 14:09:55)
标签:

印度

瓦拉纳西

《青年社交》

印度火车

自助游

旅游

分类: 旅游

 

(发表于《青年社交》2013年4月刊,总第290期)

 

  说起去印度,大家的普遍认识——那是一个神秘的国度,和中国一样,同为文明古国,同为“金砖”国家,也正在快速崛起,面积不过中国的1/3,但,天哪,他们的人口就快赶上中国了。印度就像裹着纱丽的女子,看不清、看不透。最近打开电视,关于印度尽是层出不穷的负面新闻,惟有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些令人惊喜的印度元素。因此,常有朋友问我,为什么要去印度旅行?去印度旅行,危险吗?嗨,那儿到底有啥好玩的?

不可思议的印度

  真实的印度,在想象力之外
  印度人坦言,印度政府花10年时间在中国做的旅游推广还不如一部《少年派》。尽管如此,把印度作为旅行目的地的中国人毕竟仍是少数派。据一份印度报纸报道分析,中国每年出境旅游的人大约有5000万,但只有不到10万人会选择去印度。我们在电影《少年派》上映之前就订好了上海往返印度的机票,事实上,真正吸引我的正是印度对外的宣传口号——“Incredible India”。印度,是充满了未知的旅行目的地。在驴友圈中它甚至被誉为“背包客的高级研修班”。在铺天盖地的印度负面新闻的轰炸下,我对印度的好奇心却与日俱增。很多时候,我知道,媒体有意无意将印度“妖魔化”了,我倒很想亲眼见识见识,真实的印度是怎样的。
  飞机于1月27日凌晨时分降落在加尔各答(Kolkata)国际机场的时候,我想起一位曾造访过印度的老师对我所说的话:印度是全世界“城乡差异”最小的国家——因为,他们的农村像农村,城市也像农村。印度的基础设施薄弱,交通运输网络、港口和机场设施都较为落后,以加尔各答机场为例,名曰国际机场,在昏暗的灯光下经不起打量,好似我国西部一些长途汽车站,很小很陈旧。乘坐出租车去预订的酒店,一路上望去,仿佛瞬间将我带回中国上世纪80年代。待到白天,这里却又是另一番景象了:吵闹的大街上除了人还是人,西孟加拉邦可能是印度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有数据显示,这里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超过1000人。青年在街道和公园里打板球,穷人与乞丐无家可归就在沿街埋锅做饭。小汽车在拥挤的马路上熄火算不上什么,糟糕的时候行人都动弹不得。
  耶稣说:“你们要走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这条定律放在加尔各答可行不通。我们前往豪拉火车站的那晚便吃了大亏——想步行穿过窄巷,越过豪拉大桥去火车站,结果却在窄巷中走得绝望。晚上七点的街道上生活气氛浓郁,来来往往的人们像潮水一般很快将巷道吞噬。来自四方的人流就在一个路口凝结,他们互不相让,而后继的人群不容分说使劲往前推搡着。我几乎是下意识地退到街边,恨不得逃进小商铺,但身边的印度人,不论男女,像蚯蚓一样绕过我的身体,继续向前,淹没在我看来根本堵死了的嘈杂的人群里。这种危险的情景也在“大壶节”时的安拉哈巴德火车站上演,最终导致36人在踩踏事故中丧生。
  幸运的是,我和我的同伴原路返回到大路上,在好心的路人的指点下,坐上一辆几乎龟速的公共汽车。没错,印度公交车,大多是不关门的,当地人直接扒车上下。乘客们非常客气地腾出空间让我们走到车厢中间。站在我身边的一个大叔还非常友好地与我聊天,“你们赶火车吗?别着急。”他说,“我们印度,每天就是这样的,你习惯了就好。”
  如果你在印度不习惯预留大量的时间,那肯定要完蛋。
  前面一辆公交车的车屁股正贴着我们车头,一句刷在车上的广告语映入了我的眼帘,让我一惊——There are few things in life you are sure about!在你的人生中根本就没有多少确切的事情。你还在烦恼什么——这就是真实的印度,印度人的哲学。这里有太多的不靠谱、不确定性、丰富性和多样性,很多时候超乎我们的想象。这正是“Incredible India”的原因之一,也是旅行中烦恼或惊喜的所在。
  
  TIPS:西孟加拉邦首府加尔各答曾是英属印度的首都,是印度三大都会之一(仅次于孟买和新德里)。推荐景点:泰戈尔故居、印度博物馆、维多利亚纪念堂、圣保罗教堂、迦利女神庙、特蕾莎修道院等。
  
  在印度坐火车旅行
  我们赶上了火车,从加尔各答坐夜车前往佛陀悟道之地菩提伽耶。在印度旅行,不得不提及火车这种最便捷的交通工具,印度的火车有特快、快车、普通车等。印度火车常被“妖魔化”,人们常常道听途说印度人都有挂在火车上的绝技,火车严重超载、人满为患。实际上有些夸张了。这种“特技表演”并不易见。
  印度火车的车厢有等级之分,有FC、2S、Sleeper、AC Chiar、3AC、2AC、1AC。外国游客通常选择的是带空调的一等卧铺至三等卧铺(1AC—3AC)、空调座席AC Chiar。Sleeper,类似于国内绿皮车卧铺,没有空调,条件较差,价格也低廉。FC(无空调一等座)和2S(无空调二等座)则大多供贫民乘坐。
  一些热门地区的火车票非常紧张,好在印度火车票实行实名制,还可以提前在网上预订。因此早在出发去印度的两个星期前,我就在网上订妥了在印度的几趟列车。印度火车实行车上检票,乘客拿着打印的预订单直接对号上车,非常方便。买到确认座位号的在票面会显示CONFIRMED字样,如果不巧票卖完了,还有一种WAITLIST的候补车票,这种车票需要等待他人退票,候补补上,发车前2小时前往火车站予以确认,或者退票。
  火车上的设施并不如传闻中那么差。类似中国的车厢,常有售货员经过、卖报卖奶茶卖油炸馅饼的都有。火车上也有插座可充电,甚至有可以放茶杯的绳袋。高级的车厢是提供卧具的,每个隔间可以拉上帘子。像新德里往返阿姆利则的专线上,还提供丰盛的正餐和小点(餐费都算在火车票内了),服务非常好。如果坐在Sleeper车厢,你有的是机会和普通印度民众聊天。
  火车晚点也是常有的事,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常见。与中国相比,印度火车时速慢是个大顽疾,大部分火车跑起来平均时速不超过50—60公里。这与中国的高铁、动车相比可谓有天壤之别。当然,印度人早已习惯慢节奏、慢生活。坐慢车在印度大地上穿行,很适合看风景。
  
  TIPS:在印度旅行,火车最为经济。印度国内还有很多廉价航空公司,提前预订飞机票也是不错的选择。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租车或乘坐长途汽车。由于印度公路设施落后,没有多少“高速公路”——所以有时汽车跑得还没火车快,遇到堵车,就更叫人郁闷了。

  瓦拉纳西:
  让人爱恨交织的恒河圣城
  比火车更“妖魔化”的地方应该是恒河圣城瓦拉纳西(Varanasi)。没有来印度之前,我们早就被“灌输”了这样的观念:瓦拉纳西——印度脏乱差之典型。很多夸张的说法是,在瓦拉纳西不仅喝恒河水会拉肚子,酒店的洗澡水也会让你拉肚子。至于恒河,那就更是满目疮痍、不堪入目了。
  真实的情况呢?我们抵达瓦拉纳西的时候正是夜晚,恒河河畔正在上演“普迦”(祭祀),仪式庄严神圣,汇聚了大量信徒和游客观看。恒河岸边也很商业化,有不少GUEST HOUSE,其中不乏高档酒店。我询问了好几家,无一例外都是客满。大街上也是肤色各异的游客们,你可以看见这里有多么受到游客的欢迎。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了一家酒店住下。
    第二天,我和同伴起了个大早,为的就是观看恒河日出。清晨6点半我们在码头租了一条小船,漂泊在恒河上,迎接旭日东升。恒河的清晨充满了生机。河面上有鱼儿跃出水面,河鸥和各种水鸟在水面上“叽叽喳喳”相当闹腾。一层薄雾罩在淡蓝色、宽阔的河面上,使恒河更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等太阳升起来后,波光粼粼的河面被染成一片金黄,美极了。
  在岸边,虔诚的印度教徒们纷纷进入恒河晨沐。无论男女老少,他们将自己浸泡在冰冷刺骨的水中。男人们大多赤身裸体只着一条底裤,女人们则穿着整套纱丽。他们先在岸边祈祷,走进恒河之后似乎还有多重仪式,不断地掬起一捧一捧圣水,或喝上一两口,或沾一些洒在发间,或双手合十祷告,或右手捏指放在胸前,口中念念有词。
  我们的船往北驶去,那儿是著名的焚尸河段。这是很多人难以理解印度、难以理解瓦拉纳西的地方所在。一方面他们虔诚地在恒河里沐浴,另一方面,他们却把火化的骨灰撒在恒河里。洗澡和丧葬在同一条河里,多么不可理喻。可印度教认为,圣河能净化人的灵魂,洗清罪孽,圣河也能带人前往天堂。千百年来这都是印度教的传统,在历史悠久的瓦拉纳西,这种“最印度”的方式一直延续至今。有些信徒来到恒河,只为“等死”。余秋雨教授“拒绝说它美丽”,认为这不仅是印度人落后的风俗陋习,更是一种人类悲剧。于是也有人在恒河边一声叹息——在人口爆炸和资源紧张的今天,恒河确实面临着很大的环境压力。
  但不可否认,这就是瓦拉纳西,真实的瓦拉纳西,真实的印度。
  白天,我们在瓦拉纳西老城区闲逛,很多人戏称这里的小巷为“迷宫小巷”。瓦拉纳西是印度教神祗湿婆的领地,你会看到很多“神牛”悠闲地睡在马路中间,或者在小巷里堵住你的去路,反刍。印度教把很多动物看成是神的化身或坐骑,因此在印度街头,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动物。除了湿婆的坐骑“神牛”南迪,还有羊、猪、猴、狗、猫鼬、松鼠、大象和骆驼……鸟类就更多了,乌鸦、鹦鹉、老鹰——这里也是奇妙的动物世界。
  在印度还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值得一去。多元文化在这里碰撞出美妙的火花,像打翻了的颜料盘。喔,对了,大多数游客是不会错过阿格拉的。那里有“世界新七大奇观”的泰姬陵。如果你从印度旅行归来,一定要对“王宝”们说一句:泰姬陵不在泰国,泰姬陵在印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