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MSN搬家 |
让时光回到2001年的秋天,我刚刚进入象牙塔,也是我最美好的黄金时代的开始。如你所知,我在一所不起眼的女生居多的师范学校,突如其来的自由让我游刃有余于各种社团活动之中。我在想,如果没有那年的某个下午,我的人生可能会是怎样不同的模样呢?
L就站在我们男生寝室的门口,第一次见面的印象让我至今感到清晰而尴尬,我从床上一跃而下的时候衣冠不整,有半截皮带像猴子尾巴一样翘在一边,头发像鸡窝一样蓬松。L灿烂的笑容至今让我感到新鲜。L是学校文学社的社长,也是比我高一年级的学姐,我的班导师把我引荐给了她,她又把我带进了学生会。那时候她穿着雪白的T恤,简洁的牛仔裤,干净的运动鞋,而这次我看见她,依然雪白的,是一袭漂亮的拖地婚纱。她的身边站着我同样熟悉的姐夫。以前我管这个男人叫吴老师,他是我们学校过去的团委书记。
让时光回到过去,让我重新怀念L,我的姐姐。第一个管我叫小六的人就是L。当时我们学生会里一拨感情特好的伙伴,按辈分组成了一个小小的团体——“猪头之家”。这个“组织”实际上只负责玩,在我大学刚开始的最初一年里我们搞了好几次活动,都是七八只小猪一起游玩江浙等地,很潇洒也很开心的时光,至今定格在那时拍摄的相片上。L是第二只小猪,我是第六只小猪,久而久之,大伙都习惯叫我小六了。
在绍兴的那个晚上,大家把晚辈的我和小七单独留在一间房间里,所有人都期盼着我们会发生些什么,至少是一些感情的萌芽。后来L问我,小六,你对小七的感觉怎么样!我诚实地回答,她就像我妹妹一样。L像泄了气似的拍了拍我的脑袋,这孩子,真不会把握机会啊!
还记得为数不多的和L的争吵,总是为了我们名为《青源》的刊物。这是L留给我最宝贵的一笔财富。为了这本学校刊物的壮大,我继承了她的办刊理念,并让这本刊物在离开她的岁月里走上了鼎盛时代。很多年过去了,L还记得这本刊物吗?在我做主编的时候,每一期我都会给她寄两本,直到有一天我卸任,那时我也正式和自己的大学时代说永别。
如果说在同龄人中有多少让我钦佩的,那么L可能是让我最欣赏的女生了。在学院历史上,她是唯一一个获得特等奖学金的学生,6500元的现金曾让她觉得有些惴惴不安。身为学习部长的L确实是既有能力,读书又好,又讨老师喜欢的那类女孩子。印象中,追求她的男生也都一个个那么的优秀。很早以前我就知道吴老师喜欢L。我对姐姐说,吴老师有事没事都找你,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爱打马虎眼的L,直到毕业以后才告诉我他们慢慢开始的恋情。
毕业后的L一直和我保持着联系,她也时常惦记着我这个猪小弟。当然她也关心着弟弟的感情是否一帆风顺。从2002年那次相亲开始,她一直捧腹笑个不停。直到如今,她给我作了很好的榜样。当我收到那红色的请柬时,很多往事都从心底涌动上来,可是这些潮水纷繁芜杂毫无逻辑地冲过来时,最后汇聚成一种感受:喜悦,为L感到高兴,也祝福她幸福。一年前陪L去交大领取学位证书时她就对我说,她的婚期不远了,小弟我会请你来吃喜酒的。那时候她穿上学士服在交大的校园里拍了很多照片,阳光轻柔地洒在她微笑着的脸上,明媚优雅。
这次,她身穿婚纱站在新郎的身边,接受着前来赴宴的人们的恭喜祝福。这确实是目前为止我参加过的婚礼中最精致的一个。婚礼办得很有特色,很有我们这些当初搞社团人的风格,戏剧而不奢华。宝船会馆的选择就显得略高一筹,我们坐在那巨大的“船舱”里,看见新人从天桥的两端走下来,他们向左走,向右走,他们在美丽的泡泡里相逢。结婚对戒藏在俄罗斯套娃里。恰倒好处的音乐,闸北区常委、我们原先的校领导的证婚,写在许愿树上的朋友们的贺词,婚礼的气氛很好。新人幽雅地在中心的那条船上用餐,“小天使”代替了传统的蜡烛,纷纷被参加宴席的小孩子们一“抢”而空。
整个婚礼进行的过程都伴随着浪漫的音乐。那些我们熟悉的歌曲,诠释着爱情与婚姻美好的结合。让我钦佩的L,总能找到那完美的契合点。时光是走得那么快,祝福L,还有姐夫,愿你们能快乐地白头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