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网络民意误导了“刘俐俐”
(2012-01-19 12:10:22)
标签:
娱乐 |
近日,一档求职类节目的视频被冠以“海归女对掐主持人”之名走红网络。在视频中,80后海归女孩刘俐俐与主持人以及评委针锋相对,最终未能获得现场任何一家公司的职位。这引发众多网友的围观和热议。
凤凰网一项179353名网友参与的调查显示,56.7%的人认为该节目中存在对求职者的歧视和偏见;74.1%的人认为主持人、评委等缺少对求职者最起码的尊重和理解。
我也很好奇的在网上找到了这段视频,看完以后,也确实有一些感想。刚开始的感觉确实不是很舒服,觉得刘俐俐这个海归女孩受了委屈,没有得到主持人和面试单位老板们的尊重。因为,自己也曾经在外面找过工作,虽然在面试过程中,没有遇到过如此尬尴的场景,但是,作为一名面试者当时的心态,我还是能够感同身受的。这也是很多网友支持刘俐俐的一个根本原因,大家都把自己当成了应聘“嘉宾”,把“嘉宾”受的委屈移情到了自己身上。
但是,冷静下来以后,觉得网络如此推崇刘俐俐这种张扬个性的行为,真的是对的吗?这样的做法会不会误导了那些准备投身职场的青年人呢?
本来我对《非你莫属》这类节目的真实性,一直不是很关心的,为了吸引眼球,增加收视率,这类节目往往都会故意制造一些节目效果,如果看开了,就是一场秀,是不能太当真的。这样的一段视频能够引起如此大的关注,我想连电视台节目组及主持人都是始料不及的。
网络作为一种媒体形式,存在一些特殊性,网友们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的时候,往往表达的是自己最真实的感受,但是,表达的意见和看法却往往不是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有什么区别呢?感受是感性的,最终的想法和意见和理性的。比如在对这次事件的网络调查过程中,如果加上一道问题,可能答案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了,这个问题就是:你会愿意让你自己的孩子像刘俐俐这样张扬自己的个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