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绩效工资制度实施 如何考评是难题
(2009-09-29 07:58:32)
标签:
杂谈 |
卫生部部长陈竺日前提出主要从服务数量、服务质量、服务效果和居民满意度几个方面来考核。就有医改专家表示,绩效工资改革中,如何确立完善的绩效评价机制尤为重要,但是在“服务数量、服务质量、服务效果和居民满意度”四项指标中,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和效果很难有量化的指标,干得好坏很难衡量,而如果要有严谨的方法来调查“居民满意度”,则可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最后,服务数量可能会成为衡量基层医生工作量的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标准。
从目前某些地方的社区卫生服务试点来看,绩效考核中,外科手术很容易量化考核,但内科有些工作强度和医术水平没有办法具体量化。另外,患者病情各异,医生行医具有相对的个体性,而“统一”的考核指标,难免会出现一刀切的现象。如“服务质量”考核类别中,有“门诊抗生素二联及以上联用处方百分比”(指某医生一定时期的处方中,二联及以上抗生素的处方所占比例),如果超过一定的百分比限制(一般设计为20%),就会扣减医生的绩效分数。此举原意是防止医生滥用抗生素,但这也限制了医生治病的裁量自由权,如某一时期,需要服用抗生素的病人多怎么办?为了完成指标而不给病人应有的治疗?
相比社区医院,大医院的医生考核起来更是复杂,如科研、教学、进修、学术成就等如何考核,考核时医疗和治疗和科研学术该如何划分权重都是个问题。如指标少,考核容易导致不严谨。而指标设计多,操作起来就更不方便,容易导致争议。
后一篇:医生承认开大处方 绩效工资是压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