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医生不自由

(2009-09-21 11:16:12)
标签:

杂谈

    好医生,是患者最重视的指标。但是,中国的医生执业制度,要求一位医生必须注册在一家医疗机构执业。这样,好医生就等同于好医院,要看好医生,就必须到固定的某家医院。新医改方案中提及的“医生多点执业”,其目的想必正是在此——如果优秀的医生能够通过多点执业发挥更大的作用,大医院的看病难就会得到缓解。

    但是,中国的医生,目前尚难得到彻底的“自由”。 医生能否成为自由职业者。提起医生收入低,中国的患者们很难相信。在以药养医的制度下,医院收入取决于医生的“一支笔”,医生自然变成患者看病负担的“帮凶”。在看过太多医患纠纷的事件后,患者宁愿相信,医生是赚得太多而不是太少。 但事实的确如此。“我的两个博士生,一个毕业后进了企业,月薪8000元,一个留下来做医生,一个月2000多元。”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科主任李青峰说。另一位上海二甲医院的医生,也替他科室的年轻医生伤心:“他一个月赚1500元,我帮他算:跟女朋友约会一次花500元,每个月只能约会3次,还要不吃不喝不打手机。”

    在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医生是与律师类似的自由职业者,医生可以与多个医疗机构签订合同,在固定的时间到某家医院上班。也可以在与某家医院签订合同的同时,自己开私人诊所。这样的自由执业制度,让医生完全脱离医疗机构的束缚,医生的工作价值,在市场竞争后得到最大化。在这种制度下,医生的收入远远高过其他职业。上海和睦家医院的内科医生王长华,是一位美籍华人,她到北京和上海工作以后,对于中国内地医生最深的印象就是:“他们收入太差了。” 医生们期待“多点执业”,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但李青峰认为,该关心医生多点执业的,不应该是医生,而是患者们。 在中国,每个城市家庭大概都有一个相同的经历:为生病的亲戚朋友联系医院、排队挂号,这些亲戚朋友一定来自不发达地区或者农村。这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反映了中国医疗资源分配严重不平衡的现实,优秀的医生和先进的仪器,集中在发达地区,特别是几个大都市。患者为了得到更好的治疗,对大城市医院趋之若鹜,造成大医院人满为患的局面。中国的“看病难”,事实上是“看大医院难”。

     不可能彻底自由 在中国内地,唯一能够不受医生只能注册一个执业地点限制的,只有国外或港澳台医生到内地行医的情况。目前中国卫生部允许国外及中国大陆以外地区的医生到大陆执业,只要医生拥有合格的学业水平、执业资格,通过卫生部门的备案(审批)后,就可以在大陆的医院工作。 如果卫生部门允许外籍、港澳台医生在多家医院工作的理由,是发挥优秀医生最大能力的话,国内医生也理应享受同样的待遇,成为自由人。但问题在于,如果要让中国医生彻底自由,必须打破原有的人事制度、劳动制度,将牵扯庞大的体制问题。

    上海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副院长程蔚蔚告诉记者,她也赞同医生多点执业,如果优秀的医生可以到二级医院工作,患者将得到很大的好处。但是,她认为,目前在中国实现医生的彻底自由,还不可能。 中国的医生还是“单位人”,医院帮医生交“四金”、医院给医生发福利。“这些保障、福利都是医院给医生提供的,是医院在医生身上付出的成本。如果一个医生在自己医院工作2天,去别的地方工作3天,医院怎么可能同意?”另一个问题是,国外医生自由执业的制度下,相关的医生信用制度已经完善,如果医生行医中出现责任事故,医生自己将被记上不良记录,得到相应的惩罚。但中国还没有这样的医生信用制度,医生属于医院,如果医生行医中出现事故,责任由医院承担。因此,程蔚蔚说,中国的医生多点执业,还是有限的“多点”,医生不可能彻底自由。 “最大的可能,是允许医生兼职,就是在原来注册的医院以外,再允许注册一两家医院。”李青峰猜测,政府卫生部门可能会对医生兼职的地点做一些规定,比如三甲医院的医生,必须到下一级医院兼职。“如果三甲医院医生还是到三甲医院兼职,依然不能达到优质医疗资源公平分配的目标。”(据《文汇报》黄祺/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