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EPP培训心得

(2014-09-26 14:52:52)
标签:

转载

分类: ★网罗天下
提高个人生产力
原文地址:EPP培训心得作者:麦扣杨
    最近一直在组织公司安排的EPP培训,英文缩写总给你以高深莫测的感觉,EPP的中文意思就是“提高个人生产力”。此生产力其实跟之前政治经济学中的生产力含义上还是有差别的,其实主要还是自己对组织对个人的贡献。在分析生产力的概念,提升生产力的方式方法上,我也认识到了一些在以往工作中,生活中忽视的关键点,下面略谈一二。
    首先是对自我的认知。我个人认为自我的认知包括几个方面,一是自身能力,二是自身性格,三是我想得到什么,四是我自己是否能够得到。有的时候,我们往往很轻松的制定了一个目标,但从不先审视自己是否具备了相应的能力,或者是否有切实可行的计划提升自己的能力,有时候要完成的目标往往是挑战自己的性格的,有时候,依靠自己的力量是无法达到的,这些都是对自我认知的不准确,显而易见,这种目标的制定是无效的,如果不清楚的认识自己,一切都是无从谈起的,这是我听EPP培训的一个重要领悟;
    第二,制定的目标要符合smart原则。只要学过管理学的人都清楚什么叫smart原则,即制定的目标是具体的,可衡量的,可操作的,有时效性的,而且必须是实际的。只有目标具备了这五点,我们说才是个合理的目标。有的时候,我们会轻而易举的,或者讨论来讨论去制定了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或许很宏大,或许很渺小,但我们从来没有审视过这个目标是否符合smart原则。举个例子,好比一个胖子终于忍受不了他人的嘲笑,暗下决心立下目标说,我要减肥!这是个目标么?估计有人说是,但很勉强这是个有效的目标,充其量是一个人的意愿。按smart原则逐条分析,首先他不是具体的,减肥,如何减,跑步,游泳?不知道;也不是可衡量的,减肥,减多少?不知道;同样不清楚是否可操作,如果说绝食1个月,确实能减肥,但操作的可能性不大;不存在时效性,不清楚在什么时间内减肥出成果,实际么?不知道,如果这个人天生没毅力,我估计做起来也不实际。好吧,我们按照smart原则,把这个目标重新制定,那么这个目标可以改为:我要在半年内,通过每天坚持跑步1个小时的运动,减肥20kg。很显然,这个目标是可衡量的,减肥20kg,可操作,具体的,每天运动1个小时,实际可行的,而且有时效性,半年内。这个目标制定后,就很容易让人为此而奋斗,这就是smart原则的好处;
    第三,从目标倒推计划;其实这个方法我之前在给别人讨论的时候提出过。如果你有了一个目标后,但苦于不知道如何达成,我们可以反其道而行之,从目标倒逼出计划,当然,前提首先是你的计划符合smart原则。这种方法估计很多人都用过,但我觉得屡试不爽,至少在制定步骤上来看。举个例子,如果我的目标是三年内到一家国际知名企业做主管的职位,那么我们可以简单分析下这个职位都需要什么样的人,首先英语要好,硕士学历,5年工作经验,熟悉相关工作流程等等,我要结合第一条我说的,要自我认知,逐条比较,可以看出来,我英语不好,学历不够,经验不够,除了经验有一些,很显然我现在的水平是无法实现的,好在我给自己设定了三年的时间,这三年要达到这个目标我需要完成哪些准备呢?我们可以用排除法筛选出最重要的,这些条件中大体分这么几类,一是时间必须花费,金钱不必太多花费;二是金钱,时间都要花费;三是只要出一部分金钱,与一部分时间;四是时间金钱都基本不花费。我们把那个职位要求按上面四类一一对应,可以看到工作经验是必须花时间的,金钱花费较少,高学历与英语水平都是需要时间与金钱的,相关工作经验反而是比较容易获得,毕竟现在工作正好对口。如此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学历与外语水平是我实现目标的最主要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最简单的办法是考一个在职研究生,利用周六日上课,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同时可以学习英语。抓住了主要矛盾,实现目标就有了保证;
    第四、目标与结果要认识清楚。在培训过程中,老师降到目标与结果的区别,我简单的分析了下,目标是我们既定达到的结果,但结果却未必是我们想实现的目标。我们有的时候在工作中,生活中经常犯一个毛病,即把结果当目标,经常的以为完成了一件事就算达到了别人或者想要的目标,这是非常容易犯的错误。举个例子,好比说我的目标要在5年内用自己的钱付首付买一套房子,这是我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我有个很简单,很清晰的计划,那就是我每年要攒4万块钱,这是我实现5年内付首付每年必须要达到的结果。但时间长了,我可能会把这个结果当目标,每年都存了4万,可能在第三年的时候把钱取出来买了一辆车,因为我每年4万的存款这个被当成目标的结果达到了,却忘记了当初存这些钱的原始目标。所以,我们在制定目标后的实施中,要不断的纠偏,不断的提醒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只有每时每刻的了解自己的目标,每个结果的达成才会渐渐接近目标,否则一旦某个结果从原先的目标轨迹中跑偏,结果是前功尽弃;
    第五,工作中生活中专注于高回报的活动。其实这一点在上学期间学习的马哲里就有详细说明,他不叫专注与高回报活动,他叫抓事物的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我们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每天碰到的事情也是纷纷杂杂,为什么有的人能处理的井井有条,每天都能准时下班,而有的人每天都疲于奔命,整天加班还效率低下,当然我们排出那些现差或者工作负荷过大的情况。为什么呢?很简单,前者在工作中专注于高回报的活动,他的时间80%放在了处理高回报活动中,而后者的时间80%处理了低回报活动。说白了,也就是个事情的优先级问题。周总在EPP开课时说过一句话很有道理,是否有时间做一件事完全取决于这件事在你心目中的地位。我们可以每天遇到的事情分为四种:1、紧急的,重要的2、紧急的,不重要的3、不紧急,但重要的4、不紧急,不重要的。如何排序?我的顺序大致与上述顺序相同。每天的工作只要紧急的处理完了,你就可以很从容的做剩下的重要工作,实在完不成,留下的也不过是不紧急也不重要的。如何界定紧急的,重要的,紧急的,不重要的等事情呢?我觉得可以这样简单判断,老板吩咐的,需要马上有反馈的事情可以归为紧急的,重要的事情,有时间节点的事情可以划为紧急的重要的事情。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有的问题不是很紧急,但可以边工作边电话处理,邮件处理,我的建议是不拖沓,不积少成多,迅速处理,或者在工作的休息间隙批量处理,尤其是转发邮件,通知下达等不需要太费周折的事情坚决不能过夜,一是不是什么大事儿,举手之劳,二是因为不是大事儿,往往容易遗忘,因为遗忘产生了问题那可就真成大事了。
    暂时写这么多吧,以后再有心得体会,还会开篇总结。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