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新闻联播,1.13新闻联播,1月13号新闻联播
标签:
杂谈 |
http://s7/bmiddle/6243ff11g77eca360dbf6&690
而春晚的收视率从83年开始,一路飙升.可是一直到近两年,收视率虽然并未过低,但相较前几年来说却是"惨痛的".这可能包括科技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在大年三十的那一天的娱乐项目也就不仅仅局限于看春晚.不过,也可能是由于老百姓对春晚节目的视觉疲劳,宁愿自己找点娱乐项目也不想在家看着春晚睡觉.
蔡元培在撰写《中国理论学史》中就曾提过,要与时具进.与时具进的不仅仅是我们的社会制度和科技,也包括我们的文化思想和生活娱乐.于是,春晚就要"改革".从10月19日起,央视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面向全国观众及海外华人征集歌舞、语言类节目及节目线索,这是央视首次面向观众发出节目征集令.如此的改革也让大家忧喜参半.
1月13日新闻联播,1.13新闻联播,1月13号新闻联播 喜的是中国的改革自古以来最难改的就是艺术文化.外国殖民者侵略入中国后,中国因科技不如人,吃了一个惨痛的亏.于是就有了大批文人志士起来倡导中国要革新,革的是什么呢,就是中国人的科技和文化思想.也可以说那是人们是在焦急中走了盲目.科技有所改变,而文化呢,的确也有改变可是思想却是在认为中国的文化是"害虫"的前提下改变的.这种想法就过于极端了.其实到了现在,人们会发现,能振兴中华的其实还是中国的文化.可是为什么会极端呢,这就要归功于中国那些"老夫子"了.传统在他们的眼中是不可侵犯的.于是在那本没有任何意义的抗争中,就有了如此极端的想法.
其实说了这么多,终归一句,在看春晚的老百姓中,老一辈的人居多.而现在在老百姓中广泛征集节目却是一种打破传统的表现,所以,作为春晚这样一个央视大型晚会来说,是值得期待和庆贺的.
而一件事不乏有两面,在喜的时候我们同样有忧.忧的就是春晚如此大规模的征集是否有点"饥不择食".中国是有着12亿人口的泱泱大国,这还是保守数字,甚至不包括海外华人和华侨.那么这样的征集会把春晚征集成一个什么样的节目呢.我们知道春晚要如此革新不仅仅是时代的需要也包括近两年来春晚的收视率大不如从前.在现在,五花八门的综艺节目近乎于泛滥.老百姓的选择也多了,所以在那偌大的舞台上春晚似乎更显落寞和孤单.
他要找回昔日的光辉,怎么找呢,简单,问问大家想看什么我们就演什么.可是春晚在如此着急的同时是否想过,如果将春晚弄的不伦不类了还会有人看么,甚至成了央视的一个闹剧了.远的不说,就比如每天要播出的新闻联播,为了亲近老百姓,把中央领导人的一些新闻下掉,播一些老百姓的故事,今天张家偷鸡了,明天李家偷汉了.可是大家看看,这还叫新闻联播么?!
春晚有它的特性,而不是说为了亲近百姓就可以饥不择食的随便的改.倘若真的找到了一些如他们所说亲近老百姓的而将一些大牌的明星下掉,那春晚可真就热闹喽.如此的热闹倒真让这春晚"征婚"却生出了寂寞.
1月13日新闻联播,1.13新闻联播,1月13号新闻联播不过这并不代表不能改,正如前面所说,改革是打破传统与时具进的,应是件好事.那么怎么改呢.记得在09年春晚的时候就有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节目,就是流行音乐的小天王周杰伦和民族音乐的天后宋祖英合作的中国风的歌曲《本草纲目》,这个节目成为了众多歌舞类节目最夺人眼球的一个.如此的结合就证明了传统与流行并非对立,而是要找好契合点,创新出真正的属于中国的东西.
任何东西的改革都要经过漫长的摸索的,春晚的改革也应想好切实有效的对策,不能盲目的一味追求新,我们要新的有味道,新的有价值.我们要看的是真正的节目,不要让春晚"征婚"生出寂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