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灵石县的灵石:铁陨石

标签:
根底陨石博物馆铁陨石灵石 |
分类: 他山之石 |
转贴:
http://img.liketrip.cn/uploadfile/20101104/20101104194853522.jpg
灵石,满身孔洞,状若靠椅,而又不规则,“似铁非铁、似石非石、其色苍苍,其声铮铮”(《灵石县志》),露出地面的部分高达1.6米,底部直径1.5米,体积2.4立方米;埋于地面以下部分的体积究竟有多大,迄今仍然是个谜。传说,日本侵华时期,一个叫山口大荣的日本军官,企图把“灵石”运往日本,令士兵连挖数日,不见根底,于是只好作罢。
http://img.liketrip.cn/uploadfile/20101104/20101104194742709.jpg
“灵石”为天外之物,何时降落人间,史无记载,据《灵石县志》载,此石为隋文帝开皇十年(590年)北巡太原,傍汾开道时所获。相传石上有“大道永吉”四字(今已不存)。其时,文帝以为灵瑞,遂赐其名为“灵石”,并下旨割平昌西南地置县,以石命县,取名为“灵石县”,至今已1410余年的历史。
“灵石”因隋文帝赐名而名传千古,因其不同寻常而富有神奇色彩。相传灵石县城的原状是一艘大船,“灵石”则在桅杆处,按其地形,滔滔汾水北来,大船必覆,但因灵石能“镇水灾、捍城垣”,汾水即蜿蜒绕城南下。旧时,由于种种说法,灵石被当地百姓尊为“神石”,每逢岁时节日,居民纷纷前来敬祀,祈求好运。随着科学的发展,“神石”之说已成为历史。
“灵石”,经科学化验结论,为一块铁陨石。其硬度为5.5-6.0,有磁性,主要成份为铁,含量达96.17%,其余还有镍、钛、锰等,含量均不达1%,外部体积之大,仅次于乌鲁木齐博物馆陈列的铁陨石。
“灵石”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右边是豪华舒适的灵石宾馆,左边是直通大运公路的汾河大桥。园内存有北宋大书法家米芾、清初学者傅山等名家真迹,还有碑刻“晋省地域全图”,并建有三个展览厅,如果您来灵石旅游或途经这里,一定不要忘记到“灵石”景点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