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的地质构造

标签:
裂带地质构造盆地蓝线日照小震太阳风城市地质灾害 |
分类: 他山之石 |
http://s2/middle/6243d8a5g8711bb671681&690
山东省日照市的地质构造,给我总体印象与连云港很相似。可与之对比起来分析。
《连云港构造复杂。。。依然是良港》
通过上图地震烈度分布线看,她在三百多年前沂州(临沂)8。5 级大地震时,受到的冲击比连云港更大些;
比较起来,目前,日照构造的稳定性因素和活动性因素都不如前者突出,综合分,一平均也就相似了。
日照分布在一个直径大约100公里的隐形盆地中心区(市区在中心区靠边缘的地方),这个盆地大部分在海洋,(如是最年轻的陆地盆地构造,可以查找对开区域的海盆核对一下,它们是一个整体),少部分在陆地。在类似盆地的中心区尚属于稳定构造,下面有花岗岩(或者玄武岩)山根——但如果反过来,盆地的大部分在陆地,就更有利些。
她也有小盆地局部交叠在主要盆地中的现象,但裂带更小,影响更少,这条微小的裂带基本不会引起地震,可忽略的。
过去,这一带发生大地震,西边的裂带都“开花”了,日照西南部分也是临近中心区的灾区,但盆地里的岩层看起来影响没有那么大呢。但在日照中心西部,就是第二条副裂带——蓝线的地方,开了一个大口子呢!这可不是小事,当年可以灭村,灭镇了。当然,大震之后,又经过多年余震,海洋流体对裂带的冲击可让相关地方变得稳定些。而且,相邻的临沂的浅层的活动构造被大致破坏,也不可能再次成为大震中了,这些是“利好”的消息。
这里的卫星图显示构造很朦胧,地表不是太“光滑”,那是大震的遗迹。
我干脆把部分副裂带,用白线蓝线条标示出来了(最南边的白线和海边的蓝线是主裂带,其余是副裂带),特别要说明的是,这类裂带不是日照特别多,而是到处都有的。既然标出了副裂带,我就顺便说一声,建设房子、码头最好避免在这些裂带相互剪切的地方(十字交叉口)。这对建筑工程提高防震功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措施。
如果日照的主盆地是地表最上层的,最年轻的构造。那么,其稳定性便可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6 级以上的震都不会发的,否则还是有可能。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可请当地国土和地质部门关注一下?
这里的地震预防工作,既没有理由太紧张,也没有理由麻痹大意。
看看,我也学学“油腔滑调”呢,呵呵!
好了,祝福日照的朋友们。
我的观点是对构造理论的新探索,只供参考!欢迎批评!
上述标注未必准确,以实地勘察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