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面试答辩技巧与注意事项
(2018-11-07 22:46:19)
标签:
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育教育知识与能力综合素质 |
分类: 教资面试 |
问答(答辩)考查形式
面试的问答或答辩环节通常有两种考查形式,一种是针对试讲或说课的内容进行追问,称之为课堂追问;另一种是针对测评要素采用提前设定的问题进行提问,意在考察应试者的教育理论知识、自我认知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计划组织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应急应变能力等,称之为结构化面试。
面试答辩技巧
答辩是语言艺术的展示。有时不同的应试者对主考官提出的问题,回答的内容基本相似,但表达的效果却大相径庭,这主要是由于语言表达技巧上存在差别。具体内容如下:
1、有条不紊
提纲挈领、条理清楚的回答,有较强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是评委打高分的原则之一。要做到答辩时提纲挈领、条理清楚,光靠考场上那一会儿的临场发挥是难以做到的,重要的是要注意平时的训练:一是学会对纷繁复杂的问题进行高度概括,抓住其要旨。二是平时说话时要注意有意识地训练自己语言的条理性。三是学习一些必要的逻辑知识,学会用逻辑的方法来推理演绎问题。
2、声情并茂
有的应试者在考场上可能由于紧张或者自信心不足,在回答评委的提问时,不但神色紧张,而且语言呆板,言之无味。评委在面试工作中一坐就是一整天,所听到的内容又大体相似,很容易产生厌倦的情绪。如果应试者在题时表情呆板、语言乏味,一定不会给考官留下好的印象。综观那些在面试中脱颖而出的应试者,无一不是在对问题进行短暂的理性思索之后,将个人的情感融入见解之中,声情并茂地将自己的观点表述出来,从而打动评委的。要做到在答辩时声情并茂,应试者一是对生活要有激情,有乐观向上的态度。二是要充满自信。一个没有自信的人,坐在答辩席上,会情绪紧张,思维也随之迟钝,自然无法说出有情趣的话来。三是营造情境,以情带声。在答辩时,要善于从生活化的事例或个人的主观感受入手,摆事实,讲道理,努力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评委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使他们看待你的眼光由审视到欣赏,由评判到认同。
3、真诚坦率
有的应试者为了在评委心中留下好印象,对自己的缺点故意隐瞒甚至加以粉饰,结果欲盖弥彰,反倒给人以虚伪的感觉,这样评委自然不会给你高分。做到真诚坦率地答辩,一是要将自己的个性特点特别是缺点和不足坦诚相告,不加掩饰。二是对别人的优点要发自内心地称赞,不要为了表现自己或突出自己而肆意诋毁他人。三是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不畏首畏尾,不吞吞吐吐。
4、新颖独到
老生常谈最容易让人生厌,新颖独到的话最容易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在答辩时要做到新颖独到以下几种方法值得借鉴:一是恰当地引用名人名言、谚语俗话、顺口溜或眼下较为流行的话语来论证或阐述自己的观点。二是可采用形象化的比喻、拟人或有气势的排比加以表述。三是可以用带有精确数字的事例、不起眼但很有意义的轶闻趣事或经典的历史典故对自己的观点加以补充和升华。
5、良好的语言习惯
教师面试同其他社会交往一样,是以语言表达思维、互相沟通的社会行为。虽然面试对语言没有特别的标准和要求,但社会所认可的良好的语言习惯,也是应试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当然形成个人良好的语言习惯,绝非一蹴而就之举,但了解什么是良好的语言习惯,并在面试中有意识地加以注意,对提高面试成功率还是有一定好处的。
(1)发音清晰,咬字准确,对一般人来说不是十分困难。有些人由于发音器官的缺陷,个别音素发音不准,如果严重影响人们理解,或影响讲话整体质量的,应少用或不用含有这个音素的字或词。
(2)语调得体,无论是哪一种语言对于各种句式都有语调规范。有些同样的句子,用不同的语调处理,可表达不同的感情,收到不同的效果。使用上扬语调易给听者造成悬念,提高他的兴趣,但若持续时间过长会引起疲劳。而降调能表现说话人的果敢决断,但有时也显示他的主观武断。得体的语调应该是起伏而不夸张,自然而不做作,有富于感情变化的抑扬顿挫。
(3)声音自然,用真嗓门说话,音调不高不低,不失自我,不仅听来真切自然,而且有利于缓解紧张情绪。
(4)音量适中音量以保持听者能听清为宜。适当放低声音总比高嗓门顺耳有礼。喃喃低语是没有自信的表现,而嗓门太亮,既骚扰环境,又有咄咄逼人之势。
(5)语速适宜,适宜的语速并不是从头到尾一成不变的速度和节奏,而是要根据内容的重要性、难易度、语调的高低及对方注意力情况调节语速和节奏。说话节奏适宜比急迫的机关枪式的语速更容易使人接受。
面试答辩注意事项
1、不要急着答题
主考官问完问题后,应试者可以考虑5~10秒钟再做回答。一方面可以表现出你的稳重
和慎重,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在回答过程中思维与表达脱节。面试从头到尾,讲话不急不慢,思维逻辑严密,条理清楚,让人信服。
2、不清楚的问题
应试者有时可能因为过度紧张以致一时没有听清楚主试者的问话,或不明白评委的意图,这时不妨请评委再说一遍。例如:“对不起,您的意思是……”或“不知您是否想问……的问题”。
3、不了解的问题
有时评委提出的问题,应试者听后会不知怎么回答。这种情况一旦发生了,重要的是态
度要坦诚,不可胡乱猜测,信口开河,应实事求是地告诉主考官,这个方面的知识未接触过。作为主考官他可以理解你的回答,因为世界上没有人什么都懂。
4、讲错了话
人在紧张时很容易说错话。如曾有毕业生在面试时出过这样的笑话,用人单位评委问:
阁下认为我校发展前景如何,发展的动力是什么?这位毕业生太紧张,听完提问后不加思索的说:我阁下认为……
碰到这样的情况,许多应试者往往心烦意乱,越发紧张,接下来的效果更差。正确的办
法是:如若讲错的话无关大局,无伤大雅,可以若无其事,继续专心应付下面的问题,不必耿耿于怀;如若说错的话伤害到别人或比较重要,应该及时道歉,表达出自己的本意。
5、长时间沉默
问答时出现半分钟左右的沉默是正常的,但有时评委为实验应试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会
故意长时间不讲话,造成长时间沉默。许多没有经验或经验不足的应试者往往不知所措,惶恐不安,甚至会说一些毫不相干的话,造成了自己的被动。好的应对办法是利用这一时间,对你前面所讲的话题加以补充或利用自身的优势进行补充。
这里顺便提一下的是少数性格内向的毕业生在问答时只是以简单的词句(如:只回答“是”或“不是”)来回答评委的提问,而不能对自己的情况,对某一问题的观点加以详细的阐述,这样的态度与做法,用人单位一般难以接受。相反,平时讲话滔滔不绝的毕业生,此时也应有所节制,不能让人家光听你一人讲,如果那样,效果也很差。
6、紧张
适度的紧张可以帮助集中注意力,但过分紧张则会引起情绪失控。深呼吸是缓解紧张的
有效措施,在进入考场以前,做几次深呼吸,有助于缓解紧张的情绪。如果在回答问题过程中情绪紧张以致无法控制,应该坦率地告诉主试者,请求暂停一下。为克服紧张情绪,在参加面试之前,可以试着做一个模拟训练活动,请自己的同学、朋友协助提出问题,自己来回答。
后一篇:教资面试考什么,怎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