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二:
热爱幼儿——师德的核心
我们师德是什么?我们的核心就是我们和孩子在一起,我们对孩子爱,对孩子尊重,这才是我们幼儿教师的职业,才是我们真正的核心。
所以有时候我经常问自己,你了解孩子吗?我请老师们也问问你自己,你了解孩子吗?我再多问一句,你真的懂得你的孩子吗?你的孩子到底是怎么长大的,我想做过妈妈的人可能知道孩子怎么长大的,你有没有像做妈妈带自己孩子一样的这种情感,这种状态去带幼儿园的孩子呢?那么没有做妈妈的,你有没有真的我走进孩子,我想了解他,我想挖掘一下,想探索一下他到底怎么长大的,为什么来幼儿园三岁的时候,已经懂得那么多了。你有没有迟迟地看着他们,给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你有没有觉得他们很神奇,他们成长的秘密到底在哪里呢?有没有去体会,有没有去思考,我相信我们有老师会这样思考,这就是我当时在带孩子的时候,我带班的时候,常常看着孩子们,我在这样思考着他们怎么这么了不起啊,来世上仅仅三年,怎么就会说这么多的话,会做这么多事,怎么就懂得那么多呢?那么再想想我们自己,三年过去了,我们又得到多少呢?我们这三年和孩子的三年,不能划等号了。因此,我们要去了解孩子成长秘密在哪,他们到底依赖于什么长大。可以说,每一个孩子他在成长过程当中,他是依赖于环境,环境是什么?环境首先是人,没有人。那么这个孩子就像我们在学心理学、教育学的时候,狼孩的故事就告诉我们,狼孩这个孩子被狼叼走了,他完全都是狼的生活状态,他的环境是什么?是深山、野林,是狼群,所以他的语言只有吼叫,没有语言的这种表达,也没有心灵的这种沟通,那么没有思想。所以说环境第一是人,来到幼儿园接触的就是我们老师,我们就是孩子的最重要的学习环境。当然还有孩子与孩子之间的这种交流,所以我们一个老师在这样一个集体当中,这些孩子们他们之间如何互动就是我们老师如何来引导、来帮助,我们如何组织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我们如何把幼儿园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我们都纳入在我们的教育当中,这是我们老师要思考的。
所以我们老师在我们的这样一个角色的思考当中,我们的责任心,我们的耐心,我们的细心,我们的人格都是我们去走进孩子的一种方式。如果你真有了想了解他的时候,你的心会静下来,你会融会在孩子当中,所以我也经常说一个小秘密,我们如何走进孩子心灵?这个小秘密是什么?孩子几岁,你就几岁,比如说你教的是小班孩子三岁,那你现在几岁了?你千万不要告诉我你是30岁啊,你也三岁。如果你教的大班的小朋友,大班老师,请问,你几岁了?你应该响亮地回答5岁、6岁,这才是我们幼儿教师的这样的一个角色,我们的角色,当你把自己处在我也是3岁、4岁、5岁的时候,你的心灵就会和孩子平等起来,你千万别想我是老师,我现在40岁了,我50岁了,我就得怎么样,我走过的路比你吃过的盐还多。如果这样去想的时候,永远不可能走进孩子,你也不可能懂得孩子。
当然我们在这样一个角色的时候,我们让我们自己回归到童年,然后用我们童年的这样的眼光去观察我们的孩子,今天教师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学会观察孩子,也要求我们要做观察记录,那我们观察什么?观察孩子的发展水平。那么怎么知道他的发展水平?我们要观察他的言与行,他在做什么,他怎么做,他喜欢做什么,他和谁一起做,他又在说什么,我想这是我们老师要观察的。有时候咱们幼儿园也要求老师们写教育效果,写教育反思,你是怎么写的?你常常可能是为了完成园长交给的任务,为了交这份反思或者交这份记录,我真的是去写去,但我写的时候,常常是一种回忆录,或者把一种印象的东西我记录下来,那么这种记录下来是一种方法,但是可能不够真切了。那我们说真的观察孩子,就需要老师们兜里揣一个本子,随时发现孩子那种有趣的语言,孩子做事的状态,他的那个动作,他的那种方法,把他记录在你小本上,这是边互动当中,就是随手而记的,这样的观察记录会给你更加深刻,也会给你很多心灵的这种激荡,其实我在和孩子接触当中,常常孩子很激荡我,很感染我。那么他们这种点点滴滴的变化的时候,都让我心中为之一震。比如说你在看孩子玩积木的时候,他搬过来搬过去,他在搬运过程当中,你会发现他不断在寻找着适合放的一个点,他倒来倒去,是立着放还是平着放还是侧着放,他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孩子都在尝试,都在思考。如果我们不静下来观察孩子的时候,我们就主观地说快拿过来,放在这,我们一个动作放在这的时候,可能就剥夺了孩子这种探索的状态,又把我们的状态强加给了孩子。那么儿童他在了解一个,比如说这块积木一个长方体,它有多种方向的变化的时候,他就没有探索了,就没有对它的这种理解,然后就变得很简单,老师说怎么放我就怎么放了,就完全用一种模仿式的去放了。所以观察孩子,是我们老师一个非常重要的责任,观察的时候,是不可以讲话的,是静静去看的,而且要把孩子的动作行为都要把他记录下来,在这个记录过程当中使你更加懂你的孩子,你发现原来孩子的探索是这样发展的。
比如说前两天我就看到一个小朋友在玩一些磁性玩具,你就可以看到他很有思考,他把一个竖的放好了以后,再放一个,然后他把这边又一边放一个,他在想,我就在看他在想什么?他又把一个弧线形把它们连接起来,那你就看到他很有想法去做,而不是拿一个做一个,拿一个做一个。所以有些孩子是很有思考的,那么我相信这种思考也和老师很有思考性是有关系的。所以说我们在观察孩子的时候,透过这种观察你去了解孩子的水平,有些孩子直接拿着做,说明这个孩子可能他思考力不够,而有的孩子他在停顿着、观察着,然后再去做,他的思考力已经建立起来了,那么这两个孩子就可以知道水平不一样。当他们这种水平不一样的时候,我们老师要做什么?老师你就要给这个有思考力的孩子空间让他思考。那么那个缺少思考力的孩子,你要帮助孩子去观察他这些积木是什么样的,让他去发现,给他提出问题,看一看他还可以怎么做,他还可以和谁连接一块,和哪个连接就正好,你可以提出一些这样的问题来帮助他。所以说观察孩子的目的是要我们如何恰当的、适宜的给他引导和帮助。因此,我们有时候说观察孩子,我们还需要有一个横向的观察,也要有一个纵向的观察,也就是说要求老师有一种能力,横向观察是什么?也就是说我们大部分都是同龄班,那么儿童的发展水平是相近的,那我要横向观察我们全班孩子发展过程当中,这些孩子哪个水平高,哪个孩子水平低,哪个处在中间档的。那么你要知道你这个群体,知道以后,你在设计教育活动、设计教育环境的时候,就要考虑不同孩子的一个层面,我要给他提供什么资源,那么不能说我们横向。我们现在在做集体教学的时候,我们老师有时候缺的就是这样不同水平,我们在横向的时候就一个标准,比如说今天画画都画小鸟或今天我们都画小花,老师一个示范,小朋友画的一样,这就说明我们在横向上没有了解孩子的发展水平,而是把孩子处在一个层面上。那么如果说我今天主题是画花,那我就可以摆出很多的花瓶来,或者很多的花盆,让孩子们自由去画,那么有的孩子他可以画的花多,有的可能画的少,有的可能我涂的颜色可以是多样的,有的可能就涂了一种颜色,而且有的发展速度快的、好的孩子,我们可能还可以让他能够去做颜色的渐变,这种变化,颜色的融合,那么这就是尊重了不同水平的,我们不再让大家画一样的东西了,这叫横向观察。然后我们要有横向的教育策略。那么纵向观察是什么?纵向观察就是一个孩子的他的发展,就拿绘画来说,今天他画到这个水平,那么对于他今天画出画,可能作为我们老师来讲,跟高水平孩子比,他是不够的,但是纵向看的时候,他跟他以前比怎么样?进步了,他比以前画的花朵丰富了,说明这个孩子在发展、在进步,所以我们纵向观察,就要看他今天和他以前的发展状况来做比较,绝不能把这个孩子和横向去比。那么横向比的时候,可能对这个孩子就不公平了,那我们这种观察就不够尊重客观现实。所以我们的观察一定要是当下的真实的观察。另外,我们还有整体观察和个别观察,那么这种整体观察,就要整体分析我们班孩子的这种发展状态以及一个孩子他和整体的这个关系,那么这里面就告诉我们,我们幼儿园在一个班的时候,我们要整体把握这个阶段,这个年龄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他的发展水平。那么同时,我们要看到还有个别的孩子和这样一个年龄层面应有的水平的这种差距过高或者过低,过高的我们应该是鼓励他继续进步;那么过低的,我们要想办法在一些特殊活动当中,给他们以特殊的帮助。那么要了解他原有的水平在哪,让他在原有的水平上进步,而不是让他必须跟着整体的水平进步,这样孩子就会困难,他就会有这种畏难情绪。那么当有这样的情绪的时候,他就很难和我们一个整体的节奏而发展。这样的一种教育恐怕就使有些孩子出问题了,所以为什么我们有的班会出个别生啊?个别生怎么来的呢?就是我们不适宜地拔高他的水平,或者给他不适宜的这种要求,给他这种要求必须要跟别人一样的时候,可能就出现了这样一些特殊的孩子。那么在这点上,我们应该说要以我们尊重每个孩子发展理念这样一种教育的过程当中,个别儿童就会减少。也就是说我们在这些年,运用这样一种理念的时候,我就发现过去的个别儿童现在不见了,孩子们都很自主了,因为你给他空间了,你不限制他了,你尊重他的水平了,这是我们在带孩子过程当中,也就是说我们不要强化他的弱点,要什么?鼓励他的这样的长处,要给他主动发展的空间。那么这样,我们的孩子就会发展好。同时也就是说我们不要只关注集体教学,这也是在幼儿园老师当中,也可以说整个我们普遍的幼教界的一个问题,就是重上课,轻游戏,轻生活,轻户外。那么也就是说把上课作为头等大事,其实应该说这是我们有点偏了,当你把这个做成一个主旋律的时候,儿童的其他方面都看不到了。其实我们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当中,各个方面都是我们教育的内涵,所以这一个部分我想老师们,有的老师意识到了,那我觉得很好。如果没有意识到的,我希望你能做一些这样的调整和更正,把一日生活都作为孩子发展的主旋律。所以我们在观察孩子的时候,不要以上课为观察的主要内容,其实把日常生活活动,把游戏活动还有把户外体能活动都应该纳入我们观察的这种内容当中,这样你才能够整体地了解你的孩子的发展情况。
所以说就带来我们在观察当中,我们可以有随意的观察,也可以有意的观察。随意的观察就像我刚才说的,我们有个小本本,随时发现孩子这样的很有趣的状态,他的进步,他的灵光闪现的东西我们把它记录下来,这就是随意观察。有意观察就是真的,比如说我们班这个孩子就是个别儿童了,他在有些特殊的行为上,那我就要去观察,要跟踪,跟踪观察我一般采取的就是按时间,五分钟、五分钟我们记录,或者十分钟观察一次,十分钟观察一次,就今天一天我都跟踪观察,这种跟踪观察就是有意的观察。观察这个孩子一天下来的行为,那么当这一部分我们老师会比较辛苦,我们老师一个人整个观察他一天也比较难,因为你带班是半天嘛,你只有备课的时间去观察去,可能你需要一个星期抽出一些时间来去观察,那么十分钟、十分钟一记录他的情况,最后可以做很好的分析了。他在这一天都在做什么,他什么环境下他会什么样,是洗手的环境下他会怎么样,入厕的环境下怎么样,吃饭的环境怎么样,喝水的环境怎么样,那么他在户外活动怎么样,在活动与活动之间衔接的时候他的行为又怎么样,也就不仅仅上课,在游戏当中又怎么样,这样的一个整体完整的跟踪下来,你才能很好的去评价这个孩子,你不能透过我的一个上课,我在今天集体上课的时候,他出现问题,这个孩子就不好。其实结果我们在发现的时候,我们在观察的时候发现,上课时候他注意力不集中,没听,但是他在其他环节都非常热情,非常主动,有没有这样的孩子?我相信肯定你们班有,那你就要去思考,为什么今天上课不听,其实也就是说孩子并不一定特别喜欢上课,你们说是不是这样?那么也就是说,说明我们的上课的方法有问题,我们的课程应该是游戏式的课程,为什么他玩的时候都特好,为什么上课的时候出问题?其实在这点上,我特别希望老师们应该找自己的原因,是不是我的方法不得当啊?我给孩子限制太多啊,我没有真正地让孩子去玩,没有让孩子去动手啊,对吧?那么当然还有可能你的内容太简单了,那么这个孩子他早就会了,所以他就自然不爱听,也有的是可能你的内容太深了,我听不懂,我可能在今天这节课上,我也是一个淘气包。其实每个孩子他的水平因为不一样的,所以我们的观察,观察完之后干吗?一个分析孩子的发展水平,还要分析我们的方法是否适宜,是否满足了他的需要,当你的方法不满足他的需要的时候,自然他在课堂上就出问题了,我相信比如说我今天说这个话,你早知道了,你说我就是这么想的,那可能你就不爱听了,你可能就会做点其他事了。如果你说这个我没想到,你是不是会专注地坐在这里听啊?孩子跟我们是一样的,所以需要老师们去观察他。
在观察孩子、了解孩子,这是我们其实教师现在非常重要的一个职责,那么在我们做一个教师,能够很好履行这样的一种职责,真懂孩子,其实源于我们的一种理念,所以我在这里给大家介绍我们做一个教师应该具有什么?八个观念。也就是说首先作为一个教师,心中要有一种愿景,比如说我们现在进入“十二五”规划,在“十二五”到来的时候,每个老师有没有制订自己的五年发展规划啊?你的理想是什么?你这五年将怎样?但我知道每个老师刚工作的时候,一定有自己的愿景,有自己的理想,我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每一个老师都会说我爱孩子,我选择这个职业。那么心中充满了对孩子的那种热爱和自己的理想,但是你真到幼儿园了,你会发现和你想的是有距离的,因为你想的孩子都那么好玩,都那么可爱,但真的你在带班的时候发现,原来吃喝拉撒睡,日常生活的事其实也挺烦的,有没有这种感受?我们幼儿园所有的这些生活的事跟我们家里没什么两样,而且比家里怎么样?要复杂得多,因为人群多了嘛,人多了,这样的事就多了。所以你在面对这个的时候,可能你的理想就变成什么?泡影了,然后你就会把自己沉淀下来,就这样吧,随随便便了,很多理想,可能愿景就失去了。所以当真有了,你走进这个岗位,了解它了,你重新去思考你的愿景、你的理想的时候,我想这个愿景就变得脚踏实地了。也就是说我们走入工作岗位之后,我们在我们的职业当中,我们要脚踏实地地去设计自己的理想和愿景。我想青年教师、中年教师、老年教师应该说愿景都不一样,比如说我要青年教师,我应该怎么样?我的理想就是要做一个优秀教师,要让我的所有工作我都熟悉起来,我能够运用自如,我想青年教师这个目标定为这样,同时要去看吃喝拉撒睡正是我们人的生活,所以我们这个职业才有趣,我们才这样自然,所以我们的职业是最纯真的,最自然的,最源于生活化的一种职业。是不是这样呢?那么如果我是中年教师,我将怎样制订我的愿景?所以我一定要有一个目标,我就知道我这几年将怎样。中年教师,我的理想一定成为园里骨干教师,我要成为专业化的教师,我在原来七年教师基础上,我要使我各个科目,各个方面都要什么?成为一个专业化的。这个标准,这句话我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做起来是需要付出的,因为我们幼儿园老师吃喝拉撒睡要管,体智德美都要管,而且做人的品行、心理素质、心灵的成长我们都要去做。所以说中年教师目标就要让自己成为一个专业型的人才,才能带好专业型的孩子,使我们孩子全面发展,当然我说的专业就是我们的孩子正常化的成长。
那如果老教师,你是不是因为你都有了,你就没有理想,没有自己愿景了呢?不,我觉得老教师还要有新的标准,要成为专家型的教师,有没有这个理想?有没有这种愿景?可能说我离专家远着呢,其实真的你有这样一种思考的时候,你就在专业程度上又高了一步理论上的升华,也就是说到你这个年龄,是可以把实践东西提升到理论了,应该说我们前面青年、中年,我们更多的把理论转换成实践,到老教师,你成为专家型教师,你要把实践变成理论,提炼出来,这是你的愿景,你的理想要去实践的,已经我在各个方面都很不错了。其实也就是说我们人生在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愿景,有不同的理想,只要我们心中充满理想,我们的师德就会放光,那我们的孩子,我们和孩子就会成为一个共同体,我们共同在成长。所以说有时候我常说,幼儿园老师和孩子包括在跟家长在交流的时候,其实我们都是一个共同成长体,每个人都平等地在度过这一天。孩子这一天在长大,我们这一天怎么样?我们变得更富有,我想这就是我们的愿景。所以让我们每一天有价值,让我们每一天都充实,让我们孩子每一天都能够有收获,我想应该是我们的愿景吧,您是否有呢?
那么第二理念就是事业责任化。也就是说我们要把我们的工作看作是一种事业,从我们内心这样去思考。有时候我经常想,外面的事情很复杂,我们管不了,但是我们这个职业,我们这个环境是纯真的,我们可以很好的把握我们自己的理想,把握我们自己的方向。那我特别期待着我们所有的老师,不要把自己的职业看做只是一个单纯谋求生存的饭碗,我们更要把我们的职业看作是一种事业,是一种责任;然后我们会畅想我的孩子从我手中培养出来,他们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当你有这样一种充满着理想,充满着一种畅想、一种事业心的时候,转换成一种责任,一点一滴的去带他们。那么这样你就会更加把理想转换成实践,脚踏实地地去做。
所以我说,我希望每个老师能拥有自己的事业,变成一种责任,把事业转换成责任的这样一种观念。
第三个我想说的成长自信化。有时候我经常说过去的一句话,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吧?我的格言是什么?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干好自己园里的事。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是我们最负责任的表现。有时候我们可能说,别人说你怎么幼儿园老师啊?今天应该说对幼儿园老师的职业已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毕竟也有人看不起这个职业,或者觉得我们这个职业特别简单,有什么啊?看看孩子,其实不是,对吧?我们真走进来,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是一个特别伟大的职业,这我在前面讲了,我们把每一个弱小的生命培养出来,走向社会,走向小学,为他的一生在做准备。那么因此我们应该充满一种幸福感、自豪感,因此我们要对我们的职业要有一种什么?自信心,相信透过我的培养,我们的孩子会成长起来,所以这个理念叫什么?成长自信化,我的成长是自信的,我的成长是我职业生涯成长。同时我在工作的过程当中,孩子的成长,我相信透过我的帮助,我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优秀的,这种自信心我们要建立起来。当你有这种自信的时候,你这个责任的建立你就可以很好地每一天都和孩子过得很愉悦,很快乐。所以有时候我想要跟大家说的,上班干吗去了?当你迈进幼儿园大门这步的时候,你心中是想的什么?我告诉你我怎么想。我常常说我上班干吗来了?玩来了,幼儿园是什么地方?游戏的地方,是玩的地方,如果我把我的这个职业看做是一个快乐的人生游戏,你说你上班来快乐不快乐?你这种快乐带给你的孩子,是不是你就相信你的孩子也一定快乐,也能够成长得很好,也就是说我们的心态决定了孩子的心态,我们自信心满满的,孩子也自信满满的。在满满的自信下,我们都会怎么样?快乐的成长。那么当然,这种快乐成长也要付出努力的,这是第四个观点要说的,学习终身化我们要确立。
教师这个职业天然带给我们就是充实的、不断充电的职业。其他职业他拥有了一部分之后,他也就如此了,而我们却是一个了不起的,是不断要学习新知识的,所以我们永远不会旧的。当然反过来我们自己要有这个理念,要不断地去学习,学习我们的专业,学习社会的知识,学习各种各样新的事物,我想我们的职业就要像孩子一样,永远有一颗好奇心,不断地去学习。这种学习终身化就是我们今天老师要确定的理念。千万不要觉得教孩子这么多年,尤其老教师,这个我已经手到擒来,闭着眼睛我都知道怎么带。如果这样的一个理念下,那么你将落后于时代,因为时代在不断进步,就跟你现在能拒绝带手机吗?我相信很多人都不能拒绝手机,出门没手机,就觉得好像丢东西了,这是什么?就是时代的进步。因为今天进入到信息化时代了,你要不要学?这手机不会用,你就没办法,人家现在在玩微博,你会吗?别人在玩博客,你会吗?恐怕你要学习。所以我们本身人类就有一个特点,是成长过程,是学习过程。那么教师这个职业更是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和成长,所以新鲜的事物我们都要去学习,我们都要关注。所以我想在这说,老师们在学习的时候,要拓宽自己的眼界,一个要学习我们专业知识,所以我经常说老师们最好,我们在幼教界很有名的几本杂志,我们老师们都应该去订。如果园里订,我们一定要每个月去翻看,比如我们北京的《学前教育》,上海的《托幼》,浙江的《幼儿教育》,江苏的《早期教育》,这些都是我们学前教育比较不错的杂志。当然各地还有一些不错的杂志,也就是说我们都应该每个人都要看,要不断地吸收当今我们学前教育他们在研究什么,现代的是什么。那么同时,我们还要学习社会的知识,比如说现在“神九”要上天了,这个知识你要不要了解?你要不要跟孩子们去交流?孩子们都知道,你不知道,你就落后时代了。所以说终身学习,各种社会信息我们都要有的。
第五个观念是什么?做人品质化,也就是我们做人要有良好的品质。我想这个我不多说,也就是说作为教师,一定要想着我的言行举止,我要把握在一个高层面、高质量、高素质这样一个状态。你要把握在你是一个榜样,是一个英雄,孩子要向你学的。我们老师真的是这样,又是榜样,又是一个英雄,又是一种模范,又是一种楷模,是不是这样?所以要考虑。当然生存危机化要不要想?只要你这些不付出,你明年没有人聘你,你不称职,你必须要我们往低了说你要考虑有没有生存危机,你要对孩子不好,你出问题,不聘你,家长也可以解职你,对吧?我们今天有一句话叫做一票否决制,这就是遇到生存危机,只要你出现这个问题,就离开这个职业,离开这个岗位,不仅在这个幼儿园不能当老师,在其他幼儿园都不可以当,这个马上全国将来要联网。只要被开除的老师不能再回到教师队伍,所以这叫生存危机,也就是反过来我们的师德必须放在第一位,对孩子这种情感、态度,必须是第一位的。所以我常跟老师们说,如果你的内心有急躁情绪,也必须要给自己调整过来,所以老师要好心态。
第七个叫做什么?情感真诚化,用真挚的情感带孩子,不做虚的、假的,诚实是第一位的。
那么第八个观念就是做事专业化,这个后面我们还会谈到,这八个观念我想这是我们教师师德呈现的主要的内容。那么这一讲我们先到这,老师们再见。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