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希望的田野上】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纪念音乐会

(2010-08-26 13:16:52)
标签:

人民音乐家

音乐会

希望的田野

歌唱家

施光南

天津

关牧村

李光羲

分类: 打开音乐之门

【在希望的田野上】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纪念音乐会

【在希望的田野上】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纪念音乐会
李光羲老师


【在希望的田野上】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纪念音乐会

【在希望的田野上】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纪念音乐会

【在希望的田野上】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纪念音乐会
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关牧村老师


【在希望的田野上】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纪念音乐会

【在希望的田野上】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纪念音乐会
佟铁鑫老师


【在希望的田野上】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纪念音乐会

【在希望的田野上】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纪念音乐会
罗天婵老师


【在希望的田野上】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纪念音乐会
王静老师


【在希望的田野上】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纪念音乐会

【在希望的田野上】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纪念音乐会
聂建华老师一曲《龙舟竞渡》引得满堂喝彩


【在希望的田野上】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纪念音乐会

【在希望的田野上】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纪念音乐会

【在希望的田野上】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纪念音乐会

【在希望的田野上】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纪念音乐会
冯骥才老师与施光南妻子洪如丁(右)、施光南的女儿(左)


【在希望的田野上】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纪念音乐会

【在希望的田野上】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纪念音乐会
演出后 关牧村老师给热情的观众签名留念

 

    8月25日晚,李光羲、罗天婵、关牧村、佟铁鑫、刘跃等十多位歌唱家聚集在音乐厅,携手为天津观众带来了《在希望的田野上——人民音乐家施光南诞辰七十周年纪念音乐会》,共演绎近二十首施光南创作的经典歌曲,以此纪念这位人民音乐家诞辰70周年,逝世20周年,同时本活动也是市委宣传部主办的“乡音•乡情——海河儿女系列音乐会”里的一场重头戏。

  本次音乐会参演的艺术家当中有不少是咱们天津的儿女,且演唱曲目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引起了高度关注,演出票早早的就已卖光,当晚的音乐会出现了一票难求空前的盛况,这也是高雅艺术市场非常罕见的。为了照顾广大天津观众,音乐厅临时增加站票,整个观众席所有的走道都坐满、站满了观众,可谓“站”无虚席。

    德高望重的李光羲一首欢快的《祝酒歌》顿时将现场观众带到了音乐的美丽世界,拉开了本场音乐会的帷幕。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关牧村以演唱施光南的《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祝酒歌》等作品而成为蜚声中外歌唱家,也是天津人最喜爱的歌唱家之一,本场音乐会,关牧村不仅演唱了自己的成名曲,还应在场观众的强烈要求,清唱了一段《阿妹的心》。施光南的得意门生佟铁鑫将恩师的作品演绎的如痴如醉,是对恩师的怀念,也是对天津观众如此这般热情的感谢,他返场的一首清唱《小贝壳》完全用声音和感情将歌曲的意境铺陈在观众眼前,那种声音的美感让观众体味到了“余音绕梁”。主持人穿插演唱间隙为观众讲述施光南的音乐生涯,让观众对大师有了更深的认识。

    与施光南共同生活了18年的妻子洪如丁和女儿也来到了音乐会现场,与广大的天津观众一同欣赏音乐家们的表演,洪女士还特别为本次活动写了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其中提到了《多情的土地》背后的故事:“80年代正是中国的第一次出国潮,我们有去美国工作生活的机会,他只说了四个字:‘我不会去!’于是我独自赴美,在机场我们告别时,他塞给我一盒磁带,告知这是他最近新写的一首歌已经录好音。如果我在国外想家时可以拿出来听一听。在一次中国留学生的联谊会上,我想起了这盘磁带,连忙放给大家听,当气势磅礴的交响乐前奏刚一出现,全场顿时安静下来,随后出现了佟铁鑫那深沉宽厚的男中音:‘我深深的爱着你,这片多情的土地,我时时都吸收着大地母亲的乳汁……’此时此刻,我才明白他为什么给我这盒磁带,他为何回答我‘我不会去’。他把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的感情全都融入到这首歌中去了。正如他自己所说:‘真挚的感情是作品的基础’,综观他的所有作品哪一首不是他热爱人民、热爱生活、发自内心的感情的流露!事后这首《多情的土地》就在海外的留学生中传开了!”
    整场音乐会中,十多位音乐家们倾力演出,力求每个环节都做到完美,为广大天津观众献上了一场高质量的音乐会。音乐会结束后,天津的乐迷朋友们争相到台前为自己喜爱的音乐家们献花、握手。记者观察到,本场音乐会中老年观众居多,而且很多人都是举家前来欣赏音乐会,既有六、七十岁的老人家,也有四、五岁的小朋友,但他们无一不被这优美的音乐打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