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声梦奇遇》:找回童年的八音盒

(2014-06-09 14:25:18)
标签:

杂谈

《声梦奇遇》是一部好看的片子,如果你觉得“好看”是个很宽泛的形容词,那么,它跟西维亚·乔迈的其他作品一样,还非常好听。这个导演有一股与生俱来的灵气,同时还有脱胎自巴黎的浪漫与灵动。

http://s7/mw690/001NyaWYzy6JxrqhuTk56
保罗和他的二姨妈——乔迈作品标准配置

尽管初听陌生,但西维亚·乔迈是个大有来头的导演。他电影产量极少,仅有一部动画短片和两部动画长片,此外还有《巴黎,我爱你》里面一段五分钟的小短片。 乔迈作品一般不依赖对白,甚至还缺少对白,他深受默片风格以及哑剧表演的影响,强调形体语言,活用肢体表演。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作品风格,包括不同寻常的动画形式以及鲜明出众的腔调味道,他在法国电影乃至世界电影里面都可以称得上自成一家。

作为乔迈的第一部真人剧情长片,《声梦奇遇》依然是以音乐致胜。最重要的是,这个导演依然保留有一颗真挚的赤子之心。或许电影内容可能稍嫌琐碎,但如同乔迈的其他作品,《声梦奇遇》绝不会触犯到观众,更不会让观众看到黑暗与丑恶(除了主人公的噩梦),它像阳光和晨露,像雨水拨动着心弦,试图去感染观众的灵魂。

如同不少电影所触及的心灵题材,《声梦奇遇》的主人公保罗有成长阴影。他在年幼时失去双亲,并且无法开口说话。电影所讲述的就是保罗如何处理和面对不快的记忆,恢复正常生活,他需要被引导、释放以及成全自我。有趣的是,充当心灵治疗者的老太叫普鲁斯特,这似乎也让《声梦奇遇》往意识流的道路上靠拢,同时令电影的文本更加丰富。

《声梦奇遇》从开场就制造了梦幻到清醒的过程,之后在清醒、无意识和主观幻觉中切换,以虹膜镜头(Iris,婴儿主观视角)的方式,带出了保罗的六段个人记忆。这些章节的色彩更加浓艳华丽,气氛也更加活泼,杂糅了默片、动画、歌舞以及童话等不同的形式风格,载歌载舞,流光四溢,首尾呼应,相当出彩。令人印象最深的一段是父母两人在台上摔角打斗,父亲一开始用暴力压制着母亲,最终,母亲却用探戈舞步和深情的长吻战胜了摔角手,表现手法颇为新颖。

电影的另一看点就是音乐(它拿下了北京国际电影节最佳音乐奖),对声音(尤其是画外音)的运用也是极为出色。有人形容为童年的八音盒,清澈动听,一点也不复杂,勾起无限的美好回忆。片中既有较为常规的钢琴演奏,也有众人跳华尔兹。至于近年来悄然流行的尤克丽丽(ukulele),清新可爱。法国电影少不了的手风琴伴奏,舶自中国而来的二胡,它们混合使用,令这部电影具有了国际化的情调。如果仔细听听,片尾曲里面还有中文演唱(以及一个沙滩上的彩蛋)。

此外,电影中出现了很多法国以外的元素,包括保罗每次陷入幻觉回忆,他都要饮上一杯印度的药草茶,至于那个布满蔬菜绿植的房间,更是大打东方情调,光线充沛,纯然是摄影棚的产物。如果不太恰当的当个比喻,这是一部内敛版的《天使爱美丽》。

不过,动画片和真人片毕竟是截然不同的创作形式。对写电影评论的来说,你无法用电影镜头的语言去评价动画片,反之,动画片里面能够实现的无敌技巧,放到真人电影里,它们往往要受到不小的拘限。

在《声梦奇遇》,乔迈总是不可避免地加入熟稔的动画手法,譬如主人公频繁的眼睛和瞳孔特写,令电影一下子显得低龄化的青蛙乐队以及神叨叨的配角们。他时常脱线的思路,在动画片里面可能相当出彩,因为那些手法是处在一个不现实的情境之下。放置于真人片,总让《声梦奇遇》显得有些跳跃,影响了观感。显然,想拍好不说话的主人公(更何况电影还说了很多话),想来比不说话的动画片要难多了。

作为一部极其主观和个人化的片子,《声梦奇遇》恐怕无法带来好莱坞电影的常规叙事,更无法用一环套一环的冲突来满足观众期待。然而,就像保罗饮下的迷魂茶,如果,这部电影正是你的那杯茶。那么,乔迈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对老电影的诸多借鉴致敬,乃至于他个人风格的双生姑妈等等,它们都会给你带来足够的惊喜和意外。【刊于《名牌》杂志】

http://s12/mw690/001NyaWYzy6Jxrr6u2neb
《声梦奇遇》 2013 法国 西维尔乔迈

第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最佳音乐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