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城出现于城市化的那一阶段?
(2011-12-15 21:02:55)
标签:
卫星城特大城市城市郊区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教育 |
分类: 教育 |
卫星城出现于城市化的那一阶段?
卫星城发展,主要有以下三个条件:
(1)母城条件,即特大城市的发展。特大城市不断地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城市病”。因此,一些加工工业就开始自发地在特大城市周围的郊区布点发展,一些居住小区也随之在特大城市周围的郊区形成,出现自发的城市扩展“城市郊区化”的趋势。为克服与缓解“城市病”,也为了使自发的城市郊区化合理有序地发展,政府就着手进行“卫星城”的建设计划。卫星城与县城、小城镇不同,卫星城面向的是主城,以分散大城市只能为目的,而县城和小城镇面向的是农村。自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西方不少发达国家就在特大城市的周边建设了一批卫星城。
(2)子城(卫星新城)发展的条件。从卫星城同特大城市市城区的距离来看,两地之间的距离一般在20—100公里之间,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互相之间的距离呈拉大趋势;从卫星城的人口规模来看,一般在20万以上,20万以上的城市才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从与母城关系来看,它的产业安排、交通网络组合、文化渊源、人口组成等都与主城关联度甚高,具有对主城功能延伸、补充、修正、完善等功能。此外,卫星城自身应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学校、医院、公园、文化、体育场馆、金融、商业服务以及其他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否则无法使居民安居乐业,也无法吸引企业前来投资经营。
(3)便捷的交通运输和通讯条件。卫星城与母城之间必须有足够好的交通运输条件和通讯条件,使广大企业、机构和居民的出行与联系显得十分便利。这样,也吸引企业及其他机构迁移入驻或者投资兴业,并吸引居民的就业选择和居住区的选择。
从以上条件可以看出,卫星城是城市离心扩散的结果,再加上卫星城与城区的距离有远有近,可能出现在近郊区也可能是远郊区,三个条件与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原因也相当一致,所以卫星城应出现在城市化的郊区城市化阶段和逆城市化阶段。
东莞市虎门中学
201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