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孙月飞
孙月飞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385
  • 关注人气:41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庆文艺晚会有感

(2010-11-19 00:16:25)
标签:

虎门中学

校庆

文艺晚会

校园

    http://s1/middle/623f55e5g955794398290&690

http://s9/middle/623f55e5g955794675448&690

http://s15/middle/623f55e5g955794950b3e&690

    选节目的吵吵闹闹,排练的疯狂痴颠,一年一度的校庆文艺晚会又拉开了帷幕。

    作为学生,能有机会站在台上表演,或者在台下观看同学的表演,是一件很有让人很有新鲜感和刺激感的事情,为单调重复的学习生活增添了几分色彩。我也很喜欢舞台,作为老师,同样也非常关注学生的表演。

   从整个晚会的节目类型来看,主要是歌曲类、舞蹈类和语言类三种。歌曲类有独唱、二人、三人、四人合唱,只是节目质量参差不齐,有一出口跑调者,也有一张嘴就满堂彩的。观众的耳朵还是有辨别力的,曾经风靡虎中的“十大歌手”中的两位同学重现江湖,精湛的演唱,无可争议地成为全场沸腾的焦点。舞蹈类节目以街舞为主,可见90后学生对街舞的热爱,有一两个街舞的感觉还不错。我挺喜欢看学生在舞台上活力十足的街舞,甚至一度很想去学街舞,可惜没有人教也不好意思学,只好作罢。如果把跆拳道社的节目也纳入舞蹈类,这可算是全场的亮点,对于学生而言,相比唱唱跳跳的节目,有点激情的跆拳道有点新鲜感,这也是可看性比较高的一个节目。语言类节目好像有三个,总体水平不高,小品不像小品,相声不像相声,话剧又不是话剧。这也不能怪学生,毕竟言语类节目需要剧本创作,需要更多表演基本功,对于学生来说,要想排出好的语言类节目,难度比歌舞大得多。

    晚会中最让我满意的节目是歌舞《陪我成长》。从节目本身来看,其实节奏还不够紧凑,演员的表演也不是最抢眼,但载歌载舞中,我眼前像放电影般神奇地闪现着成长过程中的画面,熟悉的旋律,撩起心中的点点感动,同学们并不华丽的言语,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在满台卖弄性感、撕扯歌喉、故意耍酷的节目中,唯有这个节目让我感到一丝温馨,几分感动。在喧嚣和浮躁的社会风气中,我们需要成长的反思,需要思想的沉淀,这也是该节目得到一等奖的最大理由!

    学校每年能举办这样一次晚会,给喜欢文艺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也给枯燥的学习生活注入了活力。记得我读初中时,学校举办过一次文艺演出,没有灯光,没有专门的舞台,我们班的节目是“时装秀”,我担当了时装秀的解说。读高中时,由于搬校等原因,三年没有一次全校性的文艺演出,只在读高三时有过一次朗诵比赛,我夺得了第一名。这两个活动的场景现在还历历在目。相信高中的文艺晚会也会成为不少参演学生记忆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但这次的晚会,就可以看出很多的问题:节目雷同多,创新节目少;不少节目质量欠佳,甚至有媚俗倾向;整台晚会拼凑感强,缺乏协调;灯光、大屏幕等处理混乱。

  根据我的分析,大致有这么几个原因:

 (1)学校缺乏引导和指导,是导致同类节目扎堆、部分节目质量欠佳的根源。每年的文艺晚会节目几乎都是唱唱跳跳,或是恶俗搞笑,缺乏新意,缺乏内涵,看过两次就审美疲劳。通观整台晚会,实在找不出一个符合学生身份、反映校园生活、拥有创意内涵、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节目。学校方面有必要对文艺节目作出必要的引导,鼓励学生创作更有立意、更有深度、贴近生活、贴近校园的节目,帮助学生创作出具有一定水准、能够代表学校文艺创作能力、走的出去的好节目。艺术团本应成为学校文艺精品创作的摇篮,但从艺术团选送的节目来看,同样不尽人意,这跟学校的责任缺位密不可分。级部选送的节目缺少老师指导,不少节目显得粗劣、粗俗。比如,晚会中某语言类节目的背台演出,说明学生还缺乏最基本的舞台表演经验,需要学校对演员进行必要的表演指导。

  (2)级部初选制度,是导致同类节目扎堆、部分节目质量欠佳的关键因素。为什么一台晚会有将近一半的街舞?除了跟学生的兴趣和审美有关外,我想跟级部初选制度也有不小关联。根据学校的安排,每个级部有权上报两个节目进入文艺晚会演出。学生喜欢街舞,于是很多班级都排练了街舞节目,级部也没做必要引导,结果差不多每个级部都上报了街舞节目,而学校是“照单全收”,不加删选,这就造成了街舞节目扎堆的现象。同时,某些级部学生排练热情高,好节目多,但受到名额限制,只能择优录取;某些级部初选节目少且质量较差,但为了级部的脸面也硬着头皮上报了两个节目,学校依旧照单全收,导致晚会中出现了一些质量欠佳的节目。级部初选制度和学校对节目不加删选的管理方法,使得同类节目扎堆、晚会质量欠佳。

   (3)平均主义原则和评分制度是束缚晚会手脚的枷锁。现在的学校活动几乎都是这样,每个级部平均分配参赛名额,最终每个级部都有奖拿,可谓皆大欢喜。这个制度有存在的理由,但学校艺术创作资源资源的分布并不均衡,每个级部自然不可能创作出同样数量、同样质量的节目,平均主义原则就显得束手束脚。同时,师生同台、串班组合等本可以成为看点的形式也被打入黑名单,既不合情,也不合理。晚会又围绕着节目评比展开,主持人的台词也像是比赛的报幕员般机械、木讷,活动形式单板、乏味,失去了很多的娱乐性和互动性。

  (4)工作人员水平有待提高。晚会的核心应该是总导演,总导演要负责节目顺序的编排,舞台空间的管理,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这样才能使晚会风格统一、串接自然。但这个角色在晚会的实际操作中缺位,这导致文艺晚会拼凑感强,完全成了各单位节目的大拼盘、大杂烩。同时舞台布置几年来都一尘不变,缺乏新意。音响几度失声,严重影响演出效果;灯光同样乱七八糟,演员上下台不暗灯,缺乏舞台灯光管理常识;新引入的大屏幕,画面切换混乱;舞台监督不清楚有没有,舞台上垃圾没有及时清理干扰演员表演,演员上下台管理和监督不到位;主持人培训力度不够,几次出现对话筒喊“喂”的现象,站的台位几乎都偏到了观众看不见的地方;记分员站立收评分表,影响观众观看没有得到纠正;颁奖环节台上台下都秩序混乱,缺乏设计。

    http://s8/middle/623f55e5g955794d22ec7&690

http://s2/middle/623f55e5g9557950f37d1&690

http://s9/middle/623f55e5g9557953cfba8&690

http://s7/middle/623f55e5g9557954c31e6&690

http://s4/middle/623f55e5g95579579ea93&690

http://s5/middle/623f55e5g95579ae84774&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