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垃圾股充斥市场的妙招
八月份可以说是垃圾股批发的月份,大批的ST、*ST股突然之间由垃圾股身份转正,名正言顺地成为正常股。造成这一现象的基本原因,与管理层对于游戏规则随便乱改分不开。
现在新规则下ST股摘帽的条件是:
(1)最近两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不是连续为负;
(2)最近一年净资产为正;
(3)年营业收入大于1000万元;
(4)年度审计报告未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
(5)满足其他条件。具体指以下四小项:
A、生产经营活动正常;
B、银行账号不存在被冻结的情形;
C、董事会会议能正常召开并能形成决议;
D、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且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担保情形严重的情况。
而旧规则被实施ST的公司恢复上市的,除了上述五项外,还包括: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审计结果显示其主营业务正常运营或扣除非经营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正值。
现在,不要求主营业务正常运营,也不要求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正值。这样,将死的公司,只要有那么一点点的经营活动就可以了,那怕是一个连普通家庭的小作坊的规模也行。不管还有没有主营业务,也就是说不务正业也可以了。同时,没有正常的利润也没事,只要有政府部门的补贴暂时救济一下,或是靠变卖资产勉强过关一下,或是通过债务重组等投机取巧玩弄一下财务数字游戏,都可以蒙混过关了。而且这种蒙混过关的方式,两年中只要一年就行,也就是说,前年可以巨亏,去年可以微盈;也可以是前年可以微盈,去年可以巨亏;也可以是两年都是微盈。这样就行了。
这样,游戏规则突然乱改一通,大批的垃圾股从重症监护室出来,搞出个僵尸复活的传说。这就是中国股市管理层的本领。
加载中,请稍候......